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样本

时间:2018-02-0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样本

  ——新集体经济“袁家村模式”的探索与启示

  赵强社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又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把振兴农村集体经济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2007年以来,咸阳市袁家村在村党支部书记郭占武的带领下,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村庄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通过股份制改革,经过一系列创新实践,成功探索出一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袁家村模式”。十年来,袁家村在没有贷款、没有外债、没有国家补助的前提下,顺应市场经济规律,依靠党员干部引领,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使村集体经济积累从2007年1700万元增长到2017年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007年的8600元增长到2017年7.5万元。

  一、新发展方式:三产融合。区别于“由一产向二产和三产拓展”的一般思路,袁家村走的是“由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基于品牌溢价的多维度产业共融”的发展路径。袁家村从发展民俗旅游开始,从弱到强,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又反推手工作坊发展,相继扩张成立“前店后厂”和加工企业,加工业的升级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壮大,从而对优质农副产品的需求快速增大,倒逼出遍布各地的种养殖基地和订单农业,推动了第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了“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形成一个相容共生、互补兼顾、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闭环产业链和成熟商业模式。目前,袁家村共有菜籽油、豆腐、醪糟、酸奶等加工企业10个,停车场、观光小火车、客运公司等服务企业6个,建成菜籽、玉米、大豆、红薯、蔬菜、辣椒等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把三产融合发展作为基本路径,坚持以农产品终端消费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产业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尽可能把农产品价值链上的每一段利润“吃干榨净”,使农业生产、加工、配送各环节都契合消费需求,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农产品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二、新合作方式:“三股共有”。袁家村股权结构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基本股。袁家村将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集体保留38%,其余62%量化到户,每户20万元,每股年分红4万元,只有本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才能持有。缺资金的农户以土地每亩地折价4万元入股。二是交叉股。旅游公司、合作社、商铺、农家乐互相持有股份,共交叉持股460家商铺,村民可以自主选择自己入股的店铺。三是调节股。全民参与、入股自愿、钱少先入,钱多少入,照顾小户、限制大户。股份少的可以得到较高的分红,股份超过限额的分红就会相应比例的减少。袁家村的新集体经济实现了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高度统一,全民参与、入股自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利益均衡。袁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农民入股分红、房屋出租等财产性收入占40.1%。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股份合作是农村新集体经济的基本形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以股份合作为纽带,促进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联产联业、联股联心,打造利益共同体。

  三、新经营方式:三个结合。袁家村坚持以企业管理方式治村,以创新经营方式激发发展活力,提高效益。一是放水养鱼与借力发展相结合。秉承“先做强再做大”的经营理念,在发展乡村旅游起步阶段,对所有经营户免收租赁费,对投资规模较大、缺乏资金的经营户提供资金支持,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依靠品牌效应,吸引更多外来资本投资袁家村,天元假日酒店、左右客酒店、南门客栈等相继营业。城市资本、资源、资金更加关注袁家村。先后在西安曲江银泰商城、小寨赛格国际购物城、胡家庙万和城和咸阳人民路正兴广场开设了4家袁家村城市体验店。二是农户经营与协会组织相结合。农户自主经营,让乡村旅游的乡土情更浓,民俗味更真,让游客体验到传统民俗文化的“返璞归真”。同时成立各类协会,对经营户进行指导、监督和管理。三是封闭运营与过程公开相结合。袁家村乡村旅游特色餐饮项目采取公司化运营方式,进行封闭式管理,经营户所需食品原料由公司集中采购和统一供应。同时,经营户对食品原料加工和销售过程全程向游客开放,实现体验型和消费型的高度融合。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借鉴企业化经营、公司化管理的模式,将农户与协会组织形成利益共同体,抱团闯市场,从而形成整体效应、规模效益。

  四、新管理方式:三轮驱动。袁家村实施品牌化营销策略,以质量、特色、诚信打造“袁家村”品牌,增强吸引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一是以质量塑品牌。始终把“农民自己捍卫食品安全”作为袁家村的“生命”,严把材料、管理、监督、加工、销售“五大关口”,杜绝任何添加剂。从2007年起步以来,袁家村乡村旅游累计加工销售小麦、大米、玉米、大豆等粮食超过100万吨,食用油12万吨,肉蛋奶超过45万吨,各类蔬菜75万吨,水果58万吨,交出了一份“运营十年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的完美答卷。二是以特色塑品牌。体现关中古韵的乡村院落,怀有历史沧桑的明清建筑,荟萃经典美食的特色小吃,充满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塑造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乡村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品牌。三是以诚信塑品牌。始终把塑造诚信文化作为立村之本、经营之基,把袁家村人的实心、用心、专心、诚心的真感情融入到乡村旅游中,共同营造“诚信做事”的团队文化。具体到管理经营的细节上,每家经营商户在自己的广告招牌上明确写下诚信承诺书,“如果羊血掺假,甘愿祸及子孙”“以上内容真实可靠,如若违背甘愿后辈受穷”等等,以诚信为本的集体价值观共同维护袁家村的品牌形象。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农产品品牌是一种可贵的无形资产,承载着历史、文化、责任、诚信、安全等内涵,只有挖掘好、运用好、保护好它,才能让农产品品牌这块金字招牌实至名归.才能以品牌促消费,以消费促增值。

  五、新组织方式:“三个分开”。袁家村打破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三位一体”、“政经混合”的治理模式,让村级“三驾马车”实现“三个分开”。一是职能分开。清晰界定社区党支部、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各个组织按照各自职能规范运作。社区党支部夯实强化领导、引导和监督职能;社区居委会回归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经济组织回归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二是管理分开。党支部、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人员的选任、撤免、职责、考评、薪酬等方面进行分离管理。党支部书记不兼任经济组织领导成员,以便其发挥对村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作用;居委会委员不与经济组织成员交叉任职,也不直接参与集体经济经营活动。三是账目分开。理顺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将非经营性资产确权登记在自治组织名下,将经营性资产确权登记在集体经济组织名下,同时分设行政账和经济账,实行资产、账务和核算分离。实现“三个分开”,党的领导是关键。袁家村党支部在书记郭占武带领下,多年形成“三个一”的规矩:一个铁律,每周坚持召开一次党员群众代表会议,村上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在这个会上讨论决定;一个好传统,党员干部“有亏先吃、有困难先上、有风险先试”的一贯作风;一个好制度,党支部委员、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设定政策宣传、环境卫生、矛盾调解、技术服务、维稳巡逻、财务监督等岗位。郭占武说:“三委分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为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我们三委虽然分离,但是为人民服务的心没有分离”。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必须构建“政经分开”的治理体系,村支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委会发挥服务职能,村级经济组织发挥管理运营职能,在集体经济问题与其它问题之间建立“防火墙”,促使三大组织各归其位,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建设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六、新治理模式:“三治合一”。袁家村针对农村社会结构出现变化的新情况,创新乡村治理理念和模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以自治为基础,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方式,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以法治为保障,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进股份制合作,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在袁家村健康成长,获得收益,使袁家村成为创业致富的乐土。以德治为引领,将培育和塑造诚信文化、祠堂文化、民俗文化、书斋文化、乡贤文化等乡风文明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袁家村成为了乡风文明的精神家园。对“三治合一”,郭占武认为:“无论怎么治,村民的思想教育是最重要的,思想一通,一通百通。”袁家村通过感恩教育、宗族教育和课堂教育来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一是感恩教育。每周一的学习会上,把政策理论学习与忆苦思甜、感恩会结合起来,让党员、群众、商户上台讲述自己的创业史和在袁家村的发展史。二是宗族教育。袁家村的祠堂是由全村八个姓氏的村民共同建造的。村委和村民在祠堂一同祭祖,学习针对村委干部的“村规”以及针对普通村民的“民约”。三是课堂教育。专门设有袁家村农民学校,每周两次对村民开展培训,凝聚健康发展正能量,在主干街道上开辟了“新乡贤带头人”示范栏,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优秀村干部教育引导群众。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德治是法治、自治的基础,重点解决治理主体思想精神层面的素质修养问题;法治是德治、自治的保障,重点解决治理的现实依据和手段问题;自治是德治、法治的目标,重点解决治理的具体形式和载体问题。自治、法治、德治最终都统一于“人”这个核心,激发人的责任感和参与活力,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安定有序。

  七、新发展动力:“三创联动”。人才缺乏和流失是乡村衰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吸引人才,袁家村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打造创业、创客、创新平台,鼓励当地、外地农民在袁家村创业,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创客、青年创业团队、文化企业、广告公司、建筑设计师等到袁家村创业,对艺术长廊、农家书屋、咖啡酒吧、创意工坊等新业态免收一切费用,有的甚至由村上给予补贴,填补了旅游项目空白,进一步提升了旅游品质。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创客大军,成为带动袁家村发展的主要力量,形成了创客引领创新,创新带动创业,创业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一个只有原住村民286人的袁家村吸引了2983名“新袁家村人”长期生活工作居住在此,形成了袁家村现有的发展规模,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典范本。袁家村的经验启示我们,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关键在人才,动力是三创。要针对农村当前空心化和缺人才、缺技术、缺劳力的现实问题,鼓励和引导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农村乡贤、大专院校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大力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经营主体,搭建各类产业平台、文化平台、消费平台、教育平台等,吸引市民和所有利益相关者成为新农人。

  八、新发展理念:“三生共赢”。袁家村在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契合,通过生产方式标准化,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从加工到销售、从管理到监督的立体化、全方位、多层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现了“农民自己捍卫食品安全”的创举;通过生活方式田园化,在村落修旧如旧的复古改造过程中,遵循“多种树、不填湖、少拆房”的理念,保持了原生态,体现了乡土情,弘扬了民俗风,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天然意境成为最大特色;通过生态方式绿色化,注重发展绿色食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实现了农产品的“返璞归真”。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度融合,大力探索以“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为主要内容的“三生共赢”发展新模式,通过推进农业生产过程标准化、组织化、集约化,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推行绿色、生态、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态成为农村的主基调。

  九、新发展目标:“三共融合”。袁家村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过程中,始终秉承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理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培育致富产业,让农民群众收入有来源、有保障、有支撑;通过搭建户社合作、户企合作、村企合作、村社合作平台,打造互助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以合作促提升,以合作促共赢;通过采取“以长补短”、“以强扶弱”、“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兼顾公平效率的前提下,调整利益分配方式,缩小收入差距,不但使本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更带动了周边近万人增收致富。一是以“长”补“短”。针对经营户收入高低不均的现实,将盈利高的商户变为合作社,分出一部分股份给低盈利的、必不可少的商户,将高收益、低收益的商户利益绑定在一起,消除了“不平衡”心理,实现了“家家有生意、户户能赚钱、大家齐致富”。二是以“强”扶“弱”。先后组织周边村近千户群众在袁家村开展创业增收。为老弱病残贫困户提供摊点108个。在西安、咸阳的分店用100户商铺、作坊,吸纳200户贫困户入股。将烟霞镇899户贫困户以每户3万元的形式纳入合作社,实现整镇脱贫。三是以“点”带“面”。以袁家村为龙头,推行“一点促全域,一村带十村”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集中周边东周、西周等十个村,联合建设袁家大社区,实现了“富一村带一片”的效果。袁家村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理念,蕴含着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的丰富内涵。袁家村的实践启示我们,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根本要求,发展成果让全体村民共享。而共享发展的基础是要坚持共建的原则,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新的组织和产权制度安排要求与新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新时代呼唤新集体经济。袁家村通过产业共融、产权共有、村民共治、发展共享壮大了集体经济,克服了农民个体经营的盲目性和分散化,实现了全体村民利益的一致性,避免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近四十年后,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在没有任何强迫命令的前提下,在农民自觉自愿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村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从袁家村的实践来看,所谓新集体经济,是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村集体与村民股份合作、联合经营、统一管理,产权共有、分配清晰、共同富裕的合作性集体经济。新集体经济既充分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优越性,又坚持集体经营的商业模式创新;既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也将产权明晰到人,村民和集体成为利益共同体;既强调保持公平的同时又兼顾效率,充分调动了集体成员的积极性,通过集体的调节确保共同富裕。

  作者系中共咸阳市委农工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