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时间:2016-06-07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全面小康是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短板的小康

  主持人:“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当前,对于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和“北上广”这样的中心城市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基本指标已提前完成。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这些地区的农村来说,“达标”的任务还很重、时间很紧迫。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发展、没有明显短板。

  赵长茂:辩证看、务实办,可以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全面小康的一条原则。一方面,全面小康意味着覆盖领域、覆盖人口、覆盖区域等都要全面,一个方面也不能少,而且要相互协调。从现实来看,全面小康的短板在农村,重点难点是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看农村贫困人口能不能如期全部脱贫。另一方面,全面小康不是指所有方面,更不是所有人都整齐划一地达到同一小康水平,可以理解为“有底线,不封顶”。所谓“有底线”,是指到2020年,所有领域、地区、人群全部要达到一定的目标,如农村贫困人口要全部脱贫、“两个翻一番”目标要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要总体改善等等;“不封顶”,是指有些领域、地区和人群现在已经实现甚至超越了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进入了“后小康时代”,要鼓励支持他们继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黄承伟:的确,我们对全面小康的理解一定要全面、辩证,不能机械理解、搞“一刀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全国各个地区都要迈入小康社会,而不是一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其他地区还处在贫困状态。但这并不等于说所有地区在同一天迈入小康社会。地区之间存在发展差距十分正常,只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不会妨碍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我们确立的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国性的目标,比如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的,充分考虑了地区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差距及其缩小趋势,不是说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都要实现“两个翻一番”。再比如,现有全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只要现有的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就意味着他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孔繁轲:我国古人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同样,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所有人收入水平、生活质量“无差别的同一”;也不是所有地区发展水平“千篇一律”;更不是所有区县、乡镇、村同步进,人人“齐步走”。我们允许适度且合理的收入差距、发展差距,鼓励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差异化、多样化发展。但是,确保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体达到小康水平,而非过去一些人讲的“人均”达到小康水平,是必须坚持的底线。

  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理念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先导。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

  主持人:新形势、新任务是理念创新的“风向标”。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相应地,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实现创新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我们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根本指引。

  赵长茂: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新思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将成为发展的主要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我国体制创新、新发展动力塑造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方法论。协调发展理念不仅强调要还以往发展的历史欠账,更强调在统筹协调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环节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本方向。“黑色”是传统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色调,从“黑色”转向“绿色”是新型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绿色发展,体现了这一必然要求。开放发展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视野。根据世界银行2008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全球有 13个经济体实现了持续25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实行对外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在“引进来”的同时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共享发展,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为全体人民提供积极稳定的预期和日益丰富的共享成果。

  孔繁轲:新发展理念是贯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灵魂和主线,是事关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要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创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来源,协调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要求,绿色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共享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这五个“手指”,缺一不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全面小康建设, 要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崇尚创新,摒弃“唯GDP论”,挖掘发展潜力、厚植发展优势、开拓发展境界;注重协调,摒弃“零和”思维,补齐短板,增强发展后劲;倡导绿色,摒弃拼资源拼消耗的路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化开放,摒弃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等做法,坚持内外联动、一体发展;推进共享,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黄承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老乡”的短板不补齐,全面小康的成色就会大大降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最突出的短板在于农村还有5500多万贫困人口。打赢脱贫攻坚战,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确保政策到位、项目到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到位。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方略,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完善东西部协作扶贫、定点扶贫机制,激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采取包干方式参与扶贫。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

  夏庆丰:理念一变天地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贵州铜仁将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充分发挥生态“长板”优势,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经济开发区平台,重点发展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形成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坚持走共享发展道路,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全面进步,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