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如何解决“四个不适应”?
数据显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目前突破2000万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超过1500万人。但与这一庞大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乡村人才振兴却仍面临诸多“瓶颈”——人才总量供给不足、本土人才难培养、优秀人才留不住……一系列问题仍亟待解决。
11月10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2019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高峰论坛”在河北省西柏坡举办。200余位业内专家、代表参会,就乡村人才振兴政策体系构建、新形势下乡村人才振兴的实践思考等内容进行交流。
论坛现场
人才短缺现象背后的“四个不适应”
“目前全国农业科技人才约有13万人,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人员约有55万人,农业农村的新人才超过了2000万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李春生在论坛上透露了这样一组数据。
不过李春生强调,农业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人才短缺问题,而人才短缺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四个不适应”,具体而言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适应、人才的结构不适应、稀有人才与职业农民的培养不适应、人才发挥智慧和才能的环境条件不适应。
李春生举例分析说,目前全国农业稀有人才超过2000万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1500万人,但平均下来每个村,包括行政村、自然村,不到6个人。
在李春生看来,目前中国农村面临的现状是,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不足,年轻后备力量文化程度比较低,农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外部人才引不来,本土人才难培养,优秀人才留不住的状况不同程度存在。此外,在一些地区,农技推广人员还存在年龄偏大、待遇低等普遍问题。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在论坛上也强调,当前农村的人才队伍同乡村振兴任务的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总量供给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人才政策尚不完善等。
“我们的政策还不完善,难以适应吸引人才、调动人才积极性的需要,所以现在必须解决乡村振兴的人才制约瓶颈问题。”尹成杰说。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西柏坡基层干部培训中心成立仪式
人才留不住难题如何破?
如何解决“四个不适应”问题,帮乡村留住人才?
李春生在会上表示,注重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的教育、第一时间了解企业需求、注重人才引进、改善乡村环境和条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等,都是未来需要重点强化的方向。
他强调,未来应该加大培养乡村振兴需求的高中端和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农业科教人员、农业行政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等。同时,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还要通过产学研、产学企的融合发展来助推乡村振兴。
在人才引进方面,他表示,应当加大支持人才的力度,解决好人才的工资待遇、社保衔接、职称评定、发展空间、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
“要加快建立人才留得住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农村创业的环境,落实创业孵化的扶持政策,确保人才引进来、有作为、有发展、有成就。”李春生说。
另外,他还强调,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努力改善农业农村的环境和条件,为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建功立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农业农村部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守银也在会上分析了乡村人才需求特征的问题。
朱守银表示,未来应当更加注重乡村人才需求特征。他强调,多样性、差异性,总体规模大、个体小而散,流动性大等都是明显特征。
朱守银强调,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培训,促进乡村人才振兴,无论是乡村政策设计还是人才振兴实践,都要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需求特征,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岗制宜。
此外,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西柏坡基层干部培训中心成立仪式。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