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指标管控体系,是在计划经济和温饱型社会形态下逐步形成的,局限很多,已远不适应市场经济、对外开放、人民群众收入增加和消费升级的新需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为此呼吁:树立新的国家粮食安全观,重组重构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指标管控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建议,重新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指标管控体系:
一、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进行结构性改革和发力。实现产能、口粮、饲料、仓储、工业用粮、进出口贸易量等基本要素的合理配置,共建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构架。
二、 从历史与现状情况的统计分析到未来发展趋势的研判,动态预测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点。努力创建一个有系统、可把控的国家粮食安全指标体系。
三、 最大限度避免工作指导上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保持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系统性。实现国家的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管理方式由多头分管型向集中统一综合型转变,调控方式由单一被动的行政干预型向系统主动的市场与行政双控预警型转变。
四、 依法对粮食及其制品进行检测,是新形势下构建囯家粮食安全指标管控体系的需要。通过管控体系严格检测程序,促进传统农业更好更快的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转变。
五、 从法律的最高层面保护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首先,应把耕地保护纳入立法议程;其次,对重点粮食生产功能区的财政资金应有特殊的支持,让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支持建立在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上;第三,从多方面积极营造生产绿色、优质粮食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使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指标管控体系逐步建立起来,走向法治轨道。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