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王巨禄:增强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建立养老服务体系

时间:2015-11-23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致辞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致辞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致辞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致辞

 

增强五大发展理念  创新建立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会长王巨禄

(2015年11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之际,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适时举办的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既是表达我们对当前重大民生问题的关切,也是想为推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一份责任。本次论坛,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众多专家学者及与会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主办方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众所周知,养老在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中,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无法回避的一个社会问题。当人们处在漫长的农业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局限在以家庭为单元的活动范围之内,养老主要是靠家庭的血缘关系来维系,不可能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参与的一个突出问题。国家层面的责任和压力并不大。只有到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伴随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吸引着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使传统家庭发生了结构性裂变。单靠传统血缘关系维系的养老方式已经满足不了老龄人口在社会进步中不断提出的新需求。在老龄人口不断剧增的趋势下,国家和全社会不得不直面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挑战。联系国内外养老发展的情况,学习五中全会精神,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和大家交流分享。

  一、全面深化对养老现状的客观认识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与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加速伴生,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收入差距的明显同在,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现象的出现并存,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相互交织,这种无法逆转的趋势,直接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关系着基本人权的尊重和保护,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着国家制度的完善和巩固。党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一重要建议,为我们搞好养老事业改革,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和鼓励慈善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加明确了方向。为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中国适时建立起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养老服务体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实行了"一孩化"的人口政策,对遏制人口过度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一政策派生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从1992年开始,我国妇女生育率就下降到更替生育水平2.1以下,目前仅只有1.4左右。在生育旺盛期,面临女性剧减和低生育惯性的双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劳动人口下降,家庭"失独"现象堪忧,养老体系持续压力越来越重,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据统计,2014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2.12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6亿,接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人数之多,所占比例之大,举世少有。为了适应人口结构性变化,保证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增长,积极应对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重要内涵,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重要任务,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当务之急是要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全国养老保障服务体系的紧迫感、责任感,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入宽阔的社会保障服务领域,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在养老事业、产业的发展中体现个人和社会价值,以实际行动为国分忧,为民解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积极探索社会养老的创新模式

  正确的应对养老问题涉及到生产力的发展、财政的支付能力、人口的结构调整和观念更新等多种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合理配置,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政策和固定模式。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来看,一种是在工业化社会初期,主要由政府主导和包办,覆盖全社会的高福利的单一模式。其发展趋势是助长了公民对政府依赖情绪的增长,国家财政支出的压力增大,长久下去,难以为继。若要改变这种既定的模式又往往举步维艰,困难重重。最终导致国家进步的活力减弱,经济发展不快。另一种是由个人合理负担,鼓励社会多方自愿参与,支持企业进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形成多元共赢的组合模式和保障体系。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既可克服公民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又能满足个性化的养老需求,缓解公民和政府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直到目前为止,各国对自己已经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仍在完善之中。我国养老问题提到重要日程的时间不长,面对的问题很多,积累的经验又少,如何既从国情出发,又能用宽阔的国际视野,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的职责定位,在不断改革发展中,按照整体设计、系统配套和分阶段逐步实施的原则,建立起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养老体制和机制,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三、加速推进公益事业性和产业化养老的融合发展

  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养老保障服务主要局限在少数"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身上,对占比例很大的健康老人的保障服务覆盖不够,关注有限。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健康老人需求的多元化,要求在通过改革不断提升"失能""半失能"老人保障服务水平的同时,迫切需要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把所有老人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起来。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催生,目前,已经涌现出了养老金融业、养老用品业、养老服务业和养老房地产业四大板块。银行、保险机构在不断推出新的养老理财、保险产品。正在规划建设的养老用品产业园区,以及养老用品、保健品、医疗器械为主的养老服务产品市场呈现出的旺盛需求。还有以综合性养老社区、主题养老社区、旅游度假型养老公寓等为主要形式的市场开发模式开始试水,各种养老基金和投资公司越来越聚焦养老项目的投资,养老产业链的延长,产品和衍生品的变化多样及附加值的提高,都一一说明养老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企业家的目光,考验着企业家的智慧。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坚定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拓宽养老产业的服务领域,创新养老产业的服务方式,提升养老产业的服务水平,对调整结构、扩大内需,用消费促进发展的作用一定会日趋明显。

  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单靠企业家的精神、热情和智慧远远不够。一个带有公益性的新型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金融、保险税收、土地规划、卫生文化等管理部门应当适应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转变过时的传统观念,减少和下放不必要的审批项目和权力,建立公开、便捷、高效和能接受群众监督的工作流程,革除原有政策、法规的弊端,修正和完善新的法规政策支撑体系,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营造更加良好的人文和社会环境,这是创新企业家普遍的呼声,也是广大基层工作者的热切期盼。只有把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实现公益性和产业性的养老保障服务业的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就能使我国养老保障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尽快完善起来,有效防止西方发达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曾经发生的问题在我国重演。

  四、搭建服务社会养老的多赢平台

  社会养老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随着养老金"并轨"体制的实施,人民群众对养老事业的发展更加关注。为了深入探索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本次论坛,我们将成立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养老保障促进委员会。这是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致力于保障老年人权益,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搭建的一个服务平台。希望养老保障促进委员会今后能够始终秉承"改革养老事业、发展养老产业、完善养老体系"的宗旨,动员更多热心养老服务体系建立的社会团体和机构、企业家,利用好这个平台,与时俱进,继续深入研究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准确把握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总结养老事业发展的新经验,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的新发展。

  我们真诚期望,通过本次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的举办,能够促进全社会更加关注养老事业和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老年人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和社会关爱,让更多的青年人无后顾之忧,在不同的战线和岗位上安心创新发展,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丰硕成果更多的惠及所有老年人,让"夕阳红"成为"美丽中国"温馨和谐的最美画卷。为现在的青年人在将来养老展现一个幸福的美好愿景。

  在此,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