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各地发展 > 县市动态

解码县域经济“模范生”湖南长沙县

时间:2018-11-1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经济参考报

  前不久,长期致力于县域经济研究的中小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城国研智库发布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位于中部内陆腹地的湖南长沙县跃居“2018年全国百强综合实力县市”第五名。

  排在长沙县前面的,分别是江苏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在长沙县之后,前10强还有浙江慈溪市、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辽宁海城市。从地理位置来说,前10强中只有长沙县来自广袤的中西部。

  记者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沙县按照中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提出“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的发展思路,全面实施“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全面深度推进“二次创业”。

  长沙县之所以能够“挺进前五”,关键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近年来综合实力的大幅跃升。1978年长沙县财政总收入只有1918.9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27元,2017年长沙县财政总收入已达285.9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6977元。

  一些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认为,长沙县“不沿海、不临边”,在全国来说它的区位优势并不是特别突出,但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堪称奇迹、令人瞩目,是当之无愧的“中西部第一县”、县域经济“模范生”。

  “回顾长沙县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改革开放在基层的实践史。正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与活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曾超群如是说。

  四大园区开辟县域经济发展“主战场”

  长沙县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岸,县域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总人口104万。在历史上,长沙县县治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城区,长沙县长期处于“有县无城”的状态。

  改革开放之初,长沙县积极响应中央号召,通过对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考察学习,确定了“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种养业为两翼”的“飞鸟型”经济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工业发展,为后来县域经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熟悉长沙县发展史的干部说,长沙县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植根于长沙县的长沙经开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区、黄花综合保税区等四个国家级园区。

  “这四个园区不仅是长沙县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高层次平台,也是长沙县实施‘产业强县’等重大发展战略的‘主战场’。”长沙县县长张作林告诉记者。

  二十世纪90年代初,长沙县提出“搬县城、达小康、进百强”的目标,实施“以开发开放带动县城建设,实现全县经济腾飞”的发展战略,开始大力兴建开发区(即后来的长沙经开区)。

  在创建园区的过程中,长沙县特别注重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产城融合,优化园区的发展硬环境。

  长沙经开区自1992年创建以来,一直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精心建设,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十纵十横”道路骨架格局,教育医疗、交通、网络、商贸、金融、公租房、限价房、生态公园、休闲娱乐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在园区发展中,长沙县还特别注重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良好发展氛围,对国内外来的投资兴业者一视同仁,使长沙县成为中部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洼地。

  随着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长沙县四大园区吸引了国内外大量企业和投资者前来开创事业,特别是经开区一跃成为长沙乃至湖南工业经济的重要驱动力和核心增长极。

  “短短8年时间,长沙经开区就完成了从市级开发区晋升为省级重点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级跳’,目前已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庆红说。

  近年来,长沙经开区引进企业的数量和质量持续上升,不仅有德国博世等世界500强企业,还有三一重工、上汽大众、蓝思科技等数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同时,这片沃土还培养出梁稳根、周群飞等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者。

  统计数据显示,长沙经开区目前聚集了188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5家、上市公司27家;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93家,10亿至100亿元企业16家,100亿元以上企业7家;年上缴税收1亿至10亿元企业9家,10亿至20亿元企业1家,20亿元以上企业3家;2017年,长沙经开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到2348.5亿元。

  2017年5月,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成功获批,长沙县提出以“二次创业”的劲头,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全力发展临空经济,助力打造长沙市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

  长沙县商务局局长郭贺亭告诉记者,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创建一年多,已引进以厦门航空、圆通速递、联通数字阅读基地、百联奥特莱斯购物广场等航空服务、物流、高端服务业领域的重大项目29个,总投资达400亿元。

  2017年6月25日,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正式封关运行,目前注册企业已达到264家,运营投产70多家,2017年完成进出口报关11.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7.69亿美元,仅用半年时间跃居湖南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第二。

  长沙县现代化农业示范区自2008年成立以来,先后立项审批现代农庄86家,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23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6家、市级龙头企业85家;拥有国家地理标识3个,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15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5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1个,绿色认证产品14个。

  重大项目“落地生根”,千亿产业“多点开花”

  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围绕产业强县来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注重招大引强,努力壮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并形成了“着力引大、以大引小、成龙配套、梯次推进”的方针,逐步建立起多元支撑、高端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通过深入研判国内外市场变化和产业兴替带来的战略机遇,我们或大力扶持,或提前布局,或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在最近20多年时间内,陆续培育出以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信息为主导,‘多业并重、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曾超群介绍说。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我国拉开了快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序幕,各类工程纷纷上马,产生了巨大的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长沙县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重工就诞生于这一时期,并迅速成长起来。这个龙头企业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产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吸引了大量工程机械配套企业,使长沙县的工程机械产业链不断完善。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也类似。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开始由中国沿海向内陆地区转移。长沙县依托长沙经开区和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基础,先后承接了沿海发达地区及国外转移来广汽三菱、上汽大众、博世汽车等一大批知名汽车企业,使得长沙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并率先成为全县第一个千亿级产业。

  2012年之前,长沙县已经成为国内拥有最完整车系制造能力的地区之一,但长沙县人并未就此满足止步。2012年,长沙县又积极与上汽大众进行接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上汽大众(长沙)项目从项目洽谈、项目审核、规划调整、土地报批、拆迁腾地、场地平整的全过程。

  “上汽大众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项目,完全投产后的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经开区,极大地提升了长沙县汽车产业的竞争力。”长沙县一位身历过上汽大众(长沙)项目落地前前后后全过程的干部,回忆起当年经历,至今仍是心潮澎湃、倍感自豪。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长沙县又瞄准了高端化、国际化和集群化的方向,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拉伸产业链条,提高本地配套能力,使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通过引进优质项目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和结构升级。围绕打造“工程机械之都”和“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长沙县近年来着力培育千亿企业、千亿产业,引进了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意义的大项目、好项目。

  首先是持续做大做强工程机械。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贺代贵告诉记者,通过支持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企业整合资源,开发高端产品,完善延伸产业链,提高本地配套率,积极开拓海外市场,2017年长沙经开区工程机械产业产值接近千亿。

  其次,大力推进“产业链发展”战略,打造中国汽车产业集群新板块。以上汽大众、广汽三菱、长丰(猎豹)等龙头企业为重点,通过实施整车带动、零部件推动与升级战策略,长沙县基本形成了以轿车等整车为核心的全要素、多类型、高效益的汽车产业集群,2017年这个产业产值已超千亿元。

  三是通过实施“以点带面、集群发展”战略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快速优质发展。长沙县经信局局长李学文告诉记者,依托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纽曼科技、维胜科技等企业,长沙县着力拉升智能终端的上游链条,围绕移动终端、物联网、云电视等领域培育和引进中小配套项目。目前,长沙县快速壮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有望成为长沙县第三个千亿产业。

  为了给现代高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近年来长沙县不断淘汰落后产能,陆续关闭和搬迁6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近100家新引进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

  位于长沙县东南部的黄兴镇在二十世纪90年代曾经是硫酸锰生产企业密集地区,其硫酸锰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每年对长沙县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10%。然而,硫酸锰企业造成的污染也相当严重,使当地居民群众苦不堪言。

  在严峻的环保形势面前,长沙县痛下决心,在2000年依法全面关停硫酸锰企业,并下大力气进行环境整治。

  一系列铁腕举措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也为黄兴镇发展现代高端产业腾出了宝贵的空间发展资源。如今,上汽大众等一批现代化产业项目落户黄兴镇,当地的“现代市场群”“文化产业园”“高铁会展经济区”“汽车及配套产业走廊”等四大经济板块正在快速形成。

  “强南富北”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

  长沙县的基本县域格局是“南工北农”,南部镇街工业发达,北部10多个乡镇以农业为主。为缩小南北发展差距,长沙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强南富北”的城乡发展战略。

  近年来,通过全面推进“六个统筹”(即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体系建设)和“六个集中”(即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长沙县逐渐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型城乡发展关系。

  郁郁葱葱的山林果园、白墙灰檐的农家庭院、美丽干净的乡间油路、业态丰富的民俗商业街……在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穿行,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不同寻常的秀美乡村画卷。

  2009年以来,浔龙河村利用自身靠近省会长沙、生态环境优越的条件,以土地改革作为切入点,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一条以特色小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浔龙河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山乡巨变”,初步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目标。

  浔龙河村原本是长沙近郊一个省级贫困村。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就在八九年前,浔龙河村还是一个有名的“穷窝窝”。除了种粮养猪,村民没有其他事情可做,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农田抛荒现象比较严重。

  记者了解到,浔龙河村近年来看准了大城市近郊“逆城市化”的新趋势,一方面推动村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流转、环境集中治理;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改革和混业经营,吸引工商资本和城市消费力“下乡”,逐渐用“绿水青山”引来了“金山银山”。

  人气旺了,村民致富的机会也就多了。“以前,我们全家养猪、种田,辛辛苦苦干一年,收入也就七八千块,现在一年收入十几万元。”50岁的村民贺彩珍在浔龙河村商业街经营着一家40多平方米的擂茶店。她一边接待游客,一边兴奋地对记者说。

  浔龙河村的变迁,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沙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穿行在当地开发园区、大街小巷、田间地头,记者的一个突出感受是长沙县“城市很强,农村不弱”。

  长沙县北部的不少乡村,曾经是一幅“山清水不秀,处处猪粪臭。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景象。

  2010年起,长沙县通过划定禁养区、生态补偿、鼓励退养户发展新型农业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生猪养殖规模。2014年,长沙县又对全县12个镇80多个村(社区)近2000户养殖户按“栏舍雨污分流改造+干湿分离+沼气池+净化池+生态湿地”的模式治理,使猪粪水达到农业用水的标准。

  治理后,长沙北部乡村恢复了美丽风貌,为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奠定基础。现在,长沙县已经成为长沙市民短途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农业也实现了转型升级。

  开慧镇锡福村引进社会资本,采用“村委会+企业+农户”合作的新型公司化运作模式发展民宿产业,建成了喻家洞、大明湖、新桃源3个民宿区,21户民宿,85间客房,拥有123个床位,1栋乡村酒吧和1个魔方营地,自2015年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营业收入近千万元。

  2015年以来,长沙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农村创客平台建设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开放包容、示范引领的原则,提出将北部1100多平方公里乡村打造成为具有广泛聚集和辐射效应的农村创客基地。

  长沙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何静宜介绍,长沙县已建成“2+10+X”县、镇、企三级创客服务平台体系,重点引进扶持“全域旅游、智慧农业、农村电商”优质创客138家,解决就业2600余人。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全县实现农村旅游接待人数达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120亿元。

  “我们希望通过打通城市工商资本、技术人才进入农村的通道,为北部农村集体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和产业项目配套型服务产业、旅游业提供强劲的内生动力。”曾超群说。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