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放开”的思想路线,是习近平新政治观上升到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层面的必然反映。邓小平推进改革开放,把经济濒于崩溃的中国推向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续深化改革,解决积累的一系列问题,必须从方法论的高度加以解决,这样才能保证取得更大发展成果。从习近平总书记主导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重点是要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行政权不是收而是放,行政权力深入到一定层面则属于体制制度,这就必然影响到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放开”是承认和强化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也是服务型政党和服务型政府本质特征决定的,奠基于政治文明走向、中国共产党执政新思维,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新阶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的,不能把人民群众拥有的权力虚化、抽象化,而应当落到实处,“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
从理论层面来分析,“改革放开”的思想路线奠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指出,当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关系无法承载之时,就会走向灭亡。其逻辑在于,不发展生产力则无法攫取更多利益,而发展生产力必然包含着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由此激发阶级意识和反抗精神,发展开去便是资产阶级“自掘坟墓”。马克思还以法国国家机器为例分析问题,法国无论在共和还是专制下,都努力建设一个高效的无孔不入的极度中心化的强大国家机器,国家机器越强大,意味着管得越多,责任越大,负担越重,社会不满也就越多越集中,直至矛盾不可调和、走向崩溃。当政府试图包揽一切时,政权便深入到社会每个细胞,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政府过于强大,意味着纳税人需要供养更多的政府人员,税负过于沉重,企业就失去发展的能力和潜力。当代价大到社会不可承受时,制度便走向衰亡。所以,西方国家一直通过法律遏制政府权力扩张和资本家的贪欲,暂缓了资本主义沿着马克思预言的方向发展。所以,要避免矛盾尖锐化,必须遏制政府的权力扩张,走放权的道路。这反映到方法论上就是改革放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设计与实践,显然走的是这样的道路。
由服务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最重要和最根本的思想理论突破,本轮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是简政放权,这是社会和实践的要求。当前政府大力倡导的创新创业,前提一定是放开,捆着手脚不可能真正激发出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放开不是做甩手掌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自然不会放弃自己的优势而去复制别人。这里讲的放开,是在根本制度不变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中国社会的进步,逐步地有秩序地放开,因而突出强调方法论意义。
二、习近平新政治观的时代价值和现实关照
确立“开创文明”的新政治观和“改革放开”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突破。实现这一发展和突破,首先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政治家的思想力、洞察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是时代催生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以此为指导,一些长期羁绊改革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开创文明”的新政治观,指引中国的前进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保证。在今日的中国,有关道路问题的讨论,主要存在两个思想范畴:一个是与中国共产党共生、与新中国发展同步的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选择;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跃升而催生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该走一个什么样的大国道路。这里主要讨论后者。
实现中国崛起,核心和关键是提升引领人类文明前行的能力,具体讲就是为世界创造更多“公共产品”,包括制定规则、平衡利益、遏制战争等。今天中国的这种能力正在增强,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承担起这一责任。这与美国正在衰减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有关。人类历史早已证明,每个历史阶段都需要产生新的更加符合时代需要的领路人,古埃及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兴衰证明了这一点,大航海以来各个帝国的兴衰更替也证明了这一点。今日世界又到了需要注入新思想,甚至重新选择领路人的时候。这对于中国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即便中国还远未达到能够领导世界,至少也要更多参与规则制定和更多地担当。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 奈在参加美国《国家利益》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上提出:“唯一能够遏制中国的国家是中国本身。”这个判断意味着,世界已经承认中国在世界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更意味着大国道路上的中国关键要具备自我超越的能力,尤其是引领世界的能力。
担当世界领路人的角色,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和价值判断,以新的路径化解与西方制度的对抗;同时以大国思维、大国胸怀参与世界规则制定和建设。其中,很重要的是实现外交理论突破,确立国际关系新准则,以先行实现引领。大国需要维护正义,引领世界,因此大国的政治领袖必须在解决本国问题的同时,主动参与世界规则的制定。这也决定了其政治观必须关照内外,平衡国内与国际社会。“四个全面”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思想理念。“一带一路”的提出和亚投行的成立,已经很好地反映出我国建设和发展的新理念,是中国参与世界规则制定的成功范例。表面上看它以硬实力为后盾,实现了硬实力与软实力互换,其实是习近平新政治观经略世界的具体体现。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