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乡村具有丰富的生态产品资源,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领域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绿色农业驱动产业融合发展、特色自然和文化资源推动旅游康养发展、自然资源流转与开发促进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修复与综合开发实现生态产品增值、生态补偿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权益交易提升生态产品价值、绿色金融赋能生态产品增值以及农业品牌战略促进生态产品溢价等模式,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但是,总体上看,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拓展。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面临生态产业链偏短、产业集群化程度不高、品牌建设和渠道运营较弱、生态产品量少质不优、产品附加值低、生态产品同质化严重、生态权益类产品定价难等问题,导致难以实现生态产品增值溢价。笔者结合调研,提出以下六方面建议。
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空间布局。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县(区)为单位,在全域范围内,对生态、文态、形态、业态进行保护与提升,将村庄迁并、土地整理、耕地复垦、产业搬迁、生态修复等纳入全域规划,塑造集耕地、森林、河流、湖泊、湿地等多种自然生态要素于一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空间布局。突出跨村联合、连片提升,开展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实现区域共赢发展。
开展调查核算,夯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基础。产权归属明晰是生态产品参与市场经济循环的前提。完善乡村生态产品调查制度,清晰界定乡村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与使用范围,明确其出租、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权利与义务。对乡村生态产品开展调查,梳理各种生态产品类型、数量及价值量,构建区域生态产品数据库。健全生态产品的动态监控体系,及时掌握生态产品的开发与使用状况。对农村生态产品进行价值核算,促进核算结果在项目融资、生态补偿、损害赔偿、产权交易等领域的运用,为政府政策制定和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坚持因地制宜,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需结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根据梳理的生态资源、特色产业、闲置农房、民俗文化、社会环境、交通要素、水资源等生态产品清单,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和现代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秉持“大产业、广业态、一主多副”原则,实施粮经饲复合、种养加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串联的多元化、多价值、多业态、多渠道全产业链增效的新路径,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充分转化提升特色资源要素的价值,实现绿色、特色发展。积极探索利用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等项目,发展适宜的生态产业。探索开展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全面摸底区域内森林、湿地、农业资源等碳汇资源本底,编制碳汇清单,开展碳汇确权登记、核算以及交易,提升农民收入。
激活土地要素,促进自然资源产品价值转化。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领,有序推进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村庄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及“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土地综合整治。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采取空房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形成长期、稳定的收益分享机制。
完善基础设施,保障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扎实稳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在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育等方面,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和技术,创造有利于小农户现代化生产的基础条件。加强农业服务供给,增强农业信息咨询、现代农机装备和服务支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拓展多元化宣传渠道,加强直播平台以及各类移动应用程序等数字化支撑,开展乡村生态产品的营销宣传和服务预订。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消费导引、客流统计等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使服务更加智能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强化系统协作,赋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工作理论性强、政策性强、操作性强,需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技术支撑,整合资金投入,创新绿色金融服务,加大涉农国企的资本整合、技术导入、包装推介、管理运营、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平台力量,加速推动各分散农业主体进行上下游整合,发挥规模效益,兴办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乡村产业,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持续提高村集体经济水平和农民收入。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