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时间:2024-06-2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1.jpg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新质生产力不仅蕴含在特定的高新技术行业内,而且广泛包含于通过新技术创造新的物质生产过程与新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过程之中。因此,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全面赋能。

  将新质生产力嵌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过程。坚实稳固的农业基础,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强支撑。因此,应在守好耕地“命根子”、攥紧民族种子“芯片”的基础上,根据区域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并结合市场有效需求,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同时,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构建起动力充足、活力充沛的农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与农产品质量。在塑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品牌过程中,促使农业实现深度转型升级。农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在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之下,将不断实现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的深刻变革,由此将带来农业领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的持续迭代、规模扩散与动态优化。

  培养熟练运用新质劳动资料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也需要各类能够熟练运用新质劳动资料的农业劳动者的广泛参与。新型生产工具促使各类农业学习资源更易普及,农业技术更易推广,农业生产效率更易提高,农业生产风险更易管控与治理,产业融合更易实现。比如,一些省份充分利用科研大院大所资源汇集优势,积极培育出一批既懂农业农村、又懂新质劳动资料应用技术的实用型人才。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直播带货、文旅融合等新业态使农产品在更大平台、更广领域深度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在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的同时,积蓄起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红利。当前,以智慧农业、现代工程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农业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质劳动资料与新型农业生产工具。但同时,能够熟练掌握相关技术并有效运用相关技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需下大力气、多措并举广泛培养掌握新型生产工具使用技术、熟练运用新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乡村全面振兴蕴含着乡村文化全面振兴。实现乡村文化全面振兴,一方面,着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文化生产力,促使新质生产力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实现更高水平的融合,推动我国乡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一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根植于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民间体育赛事、文娱活动等文化项目,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同时,有利于促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生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中,要探索新质生产力作用于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技术、新领域,在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此外,要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创造更多能够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新质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将促使绿色生产力的跃升,助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