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小麦进入集中收获期,新季小麦逐步批量上市。今年主产区冬小麦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好于常年,为丰收奠定了基础。截至6月5日17时,全国已收获冬小麦1.94亿亩,收获进度57.33%,进度比去年快约17.7个百分点。
随着新麦收获全面展开,中央和地方储备陆续开始轮入收购,新麦市场价的政策支撑信号明确。农业农村部小麦市场分析预警团队梯队分析师李一枫表示,在我国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的基本面下,预计新麦集中上市后,市场价格将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大范围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为了给新麦顺畅购销创造良好市场环境,近期中央和地方相继发布一系列调控政策。4月底,新疆地区临储和中储粮小麦相继发布停拍公告。5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把握好中央和地方储备轮换时机、节奏和力度,加强各级储备协同运作,发挥好吞吐调节作用。5月24日至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小麦主产省陆续发布公告暂停省级储备小麦轮出销售。政策导向信号十分明显,有利于腾出市场收购空间,形成市场主导、政策托底的格局。
中央储备和地储轮入收购纷纷启动,将有力支撑小麦价格。近期,随着各地新麦陆续上市,中储粮及地方储备库部分库点已开始挂牌收购新粮。据了解,中储粮山东分公司济宁直属库二等新麦收购价每斤1.25元;菏泽直属库巨野分公司二等新麦收购价每斤1.25元;襄阳储备库三等新麦收购价每斤1.25元;郑州直属库二等及以上新麦收购价每斤1.25元。同时,地方储备小麦轮换采购也在开展,从各地情况看,成交均价在每斤1.27元至1.3元。各级储备粮在新麦上市之初即纷纷启动轮换收购,且收购价格保持在每斤1.25元及以上,均高于最低收购价水平(国标三等每斤1.18元,国标二等每斤约1.20元),对小麦市场价格底部有明确支撑作用。从产需来看,新季小麦市场产需基本平衡,价格有望保持合理区间。李一枫表示,我国小麦常年产需平衡、丰年有余。去年我国部分地区“烂场雨”导致芽麦增加,小麦饲用替代较多,出现产需缺口。今年随着小麦丰收上市,新季小麦在弥补去年产需缺口后,将逐步恢复至产需基本平衡。
“从近期陈麦市场看,存在一定上涨动力。”李一枫介绍,一方面,麦收前天气变化较大,局地出现大风、降雨、干热风等不利天气,虽然对小麦产量、质量实际影响有限,但引发了部分市场主体对新麦产量和质量的担忧,增强了价格看涨预期。目前看来,华北中南部、黄淮及陕西关中等地区只有部分冬小麦灌浆受到干热风影响;皖西南部分片区早熟品种在扬花期遭遇频繁阴雨,收割期前又遇到大风天气,局部存在减产,但实际品质情况整体好于预期;河南倒伏小麦面积约30万亩,其中大部分根茎并未折断,对产量的影响总体较小。另一方面,由于新麦从上市到用于加工面粉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后熟期,一般在45天至90天,面粉企业为维持正常生产,选择增加一定数量的陈麦库存,从而拉动陈麦价格提升。近期各主产区面粉企业陈麦收购保持在每斤1.25元至1.30元,其中,河北每斤1.27元至1.295元,山东每斤1.24元至1.305元,河南每斤1.238元至1.295元,江苏每斤1.28元至1.305元,安徽每斤1.25元至1.283元。
“从小麦饲用替代看,近期随着玉米价格走强,小麦饲用替代优势扩大。”李一枫表示,小麦饲用价值较高,其蛋白含量高于玉米,一般当小麦比玉米价格高每吨150元以内时(视蛋白价格上下浮动),则具备饲用替代优势。近日,玉米期货价格上涨提振了玉米市场信心,饲料企业对新麦的关注度逐渐提高。5月30日,牧原京津冀区域启动新麦收购,广宗、馆陶、新河、宁晋、冀州等饲料厂的挂牌执行价格均在每斤1.25元。随着新麦收获进程推进,各级储备库、面粉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等陆续下场收购新麦,对新麦价格将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