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四部门解读社会救助、老年助餐热
从愿景到现实,习近平诠释“一带一路 ...
刘国中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 ...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 ...
汪洋:法治护航粮食安全 ...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2023年8月3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

时间:2023-10-2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彰显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能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彰显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深化了我们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为新征程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科学指引。

  “两个结合”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百余年前,在中华民族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时期,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主义和思潮都进行过尝试,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翻开风雷激荡的百年史册,我们党历经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指引我们开创、坚持、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第二个结合”的重大论断。“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实践证明,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正是经由“两个结合”不断推进“真理本土化”,马克思主义日益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相融通,在中国大地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深刻理解“两个结合”何以成为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两个结合”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独特性。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互契合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提供了文化基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通过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两个结合”激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历史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才能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才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聚变为新的理论优势,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

  “两个结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选择什么样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始终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我们才能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制度建设,在自我完善和发展中长期保持和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两个结合”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我们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持续涵养、提炼升华并不断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彰显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文脉贯通,斯文在兹。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动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就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普遍真理只有同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摧枯拉朽、改天换地的物质力量;科学理论只有同优秀文化相结合,才能内化为润泽万物、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我们要学习、研究、阐释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两个结合”,更加深入地发现彼此契合、推动互相成就、筑牢道路根基、打开创新空间,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26日 13 版)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