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方位”是新时代统筹发展和安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全面系统把握我国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在我国资源约束日益加大、国际市场对国内市场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保障粮食安全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保障、是国家安全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前提。只有努力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才有能力解决其他方面的问题。在“四化同步” 战略中,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前提条件,而粮食安全对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如粮食进口小幅波动,出口企业困境重重;粮食种植受到影响,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粮食供求面临压力,售粮储粮存在风险等问题。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反食品浪费工作,出台标准规范,开展“光盘行动”,加强监督执法,但浪费粮食现象仍然存在。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筑牢粮食安全底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要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节约和高效利用水资源;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稳定谷物种植面积,增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给,因地制宜发展薯类、豆类、杂粮等作物;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品种审定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实行粮食安全责任制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要强化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和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提高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同时,写好粮食安全的“后半篇文章”。
树立危机意识,加快建立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出台一系列粮食应急预案及储备粮管理办法,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支持。构建粮食应急统一部署、分层落实、协调推进、运转良好的联动体系,促进粮食应急措施的实施。发挥多方面储备关系的功能,提高粮食储备能力,改革粮食储备制度。
推动从“农田到餐桌”,节粮减损。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每年全球粮食从生产到零售全环节损失约占世界粮食产量的14%。这个损失降低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产2700多万吨粮食,够7000万人吃一年。减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是遏制食品浪费的第一道关。“新农机+新农技”助力减少损耗。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强集约、可持续、低碳的现代化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在粮食收获环节,收割机加装北斗导航配套的无人驾驶、自主作业相关设备,用手机App跟收割机里的北斗导航系统连接,远程设定收割机运行和转弯的速度,人不用上车,就可以降低粮食损耗率。同时,对收割机进行一系列改装,防止风把收割的粮食吹走,通过收割机上的电脑一键操作,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升了标准化程度,可以降低因操作误差导致粮食损耗。在粮食仓储环节,通过集中控制安全监管平台和技防技控智能化收储系统、温度传感器和高清摄像头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减少粮食仓储环节的损失。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引导正确消费理念。正确引导市场,稳定社会预期,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正确引导消费观念,减少百姓因恐慌而囤粮;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惩欺行霸市、违法收购、制造谣言等各种不正当经营行为。可通过政府主导、行业引导、公众参与,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新食尚”。遏制“大胃王挑战”闹剧,严格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明确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的行为,依法依规作出处罚。针对宴会餐饮浪费等问题,有关部门要实行重点监管。在餐饮单位张贴节约粮食宣传标语,在网络餐饮平台标注“简约适度,文明点餐”字样。践行节约“新食尚”,也应成为学校、单位食堂的共同遵循。建议各类食堂单位加强宣传引导,将反食品浪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纳入干部职工和食堂工作人员入职、日常培训体系,共同营造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氛围。用心、用情、用科技守护好“大国粮仓”,守护好中国饭碗。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