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要深化对“三农”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聚焦产业振兴,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持续做优做强乡村产业,才能保持乡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做到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生态优势、产业优势,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纵向上,要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横向上,要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产业类型,提升乡村经济价值。
聚焦人才振兴,建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显得更为紧迫。要加大对涉农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三农”工作本领,打造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有领导农业强国建设能力的“三农”干部队伍。要育好用好一批“田教授”“土专家”等乡土人才,挖掘一批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建立具有本地独特优势的乡土人才库、农村专家站。
聚焦文化振兴,深化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力量源泉。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盘活红色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建筑文化等资源,将蕴含其中的历史记忆、集体记忆、地域特色、风俗特点与文化产业充分融合,推动“文化+生态+产业”深度发展。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专项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等作用,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高额彩礼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活动,激发传承发展乡村文化的内在动力。
聚焦生态振兴,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既是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和田园风光,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要推动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将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统筹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注重保护传统村落、红色文物故居,以路灯亮化、河道净化、墙面美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为目标,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扎实开展村庄整治建设、整洁庭院整治,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聚焦组织振兴,夯实基层高效能治理根基。组织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也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群众距离最近、联系最广、接触最多,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以其巨大的引领力、号召力、组织力、执行力,带领群众共创美好幸福的生活。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