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在本质,是实现共同富裕远大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以辩证思维为引领,从时间维度、发展程度、推动力度三个方面出发,全面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
要处理好“长期与阶段”的关系,既要久久为功,又要循序渐进。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办好共同富裕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所谓“等不得”,就是指实现共同富裕绝非易事,不能指望被动等待、坐等其成;所谓“急不得”,则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具有过程性和渐进性,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为此,要着重把握好共同富裕长期性目标与阶段性任务之间的关系,不仅要运用大历史观着眼长远,对共同富裕远景目标进行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保证方向的科学性、路线的正确性、步调的一致性,还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聚焦当下,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任务进行梳理,抽丝剥茧、条分缕析,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用一个个阶段性任务的完成为实现长期性目标铺路。
要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性概念,我们要深刻理解“全体”和“共同”是指一个都不能少、一处都不能落,要从全局上协调好城乡、区域、领域、行业的关系,避免各提各的指标、各按各的标准。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由于当前各个地区和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不可能齐头并进、如出一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有的地区富裕程度高、有的地区富裕程度低,有的人先富、有的人后富。但总体而言,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不断缩小富裕在程度上和时间上的罅隙,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迈进。
要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既要外力推动,又要内力驱动。共同富裕是一项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工程,政府要大力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但也必须掌握好“输血量”,不能什么都包,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避免助长“等、靠、要”的懒汉风气。为此,要积极宣传“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全社会营造实干增收、勤劳发家、创新致富的良好氛围。要着重抓好农村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升、利益链完善,切实增强农村地区的“造血”功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不竭动力。
(来源:党建网,作者:冯玲艳,作者单位:成都市青白江区委组织部)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