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时间:2021-09-18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1.jpg

  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的一种社会状态。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重大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建共享、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系统观念的工作原则,为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推翻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历史。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共同富裕,就必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促进共同富裕、广泛凝聚各方共识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它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参与性、发展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共建共享

  共同富裕不是“均贫富”,不是“劫富济贫”,不能“等靠要”,而要靠共同奋斗,共同建设。要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形成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共建共享共富的生动局面。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但要持续做大“蛋糕”,而且要做优做好“蛋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基础,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没有发展,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共同富裕就无从谈起。要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更加协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多渠道增加收入,实现高品质生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多劳多得,也要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调节机制起作用;三次分配则鼓励社会力量自愿投入民间捐赠、慈善事业等。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改革创新

  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为共同富裕努力奋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完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环节和经济关系,使社会制度、体制、机制更加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品质生活,达到共同富裕。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推动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不断取得新突破,着力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在开放中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税收、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实现有效激励、公平有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为社会全面发展进步提供有力支撑。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实现共同富裕,就是用系统思维分析并解决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增强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强化行业发展的协调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通过“提低、扩中、调高”,清理规范不合理收入,整顿收入分配秩序。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实现共同富裕的舆论引导,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实现共同富裕,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吊高胃口、不搞“过头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坚持循序渐进,使促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作者均系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国计量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