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3-15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网

1.jpg

  在人类社会演进过程中,生存和发展是两个必经阶段,生存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生存的更高层次。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被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和实现,成为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和渐次优化的实际行动。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意味着长期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中国成为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我国在解决人民生存权和发展权上迈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步,中国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14亿多中国人民一个不落在小康路上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大喜事。但脱贫并不是终点,幸福生活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不可有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的念头。我们要着眼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谋划、稳步推进,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抓紧补弱项、缩差距、提质量,开辟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天地,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彻底拔掉“穷根”。“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贫困了。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仍存在着产业基础脆弱、就业不够稳定、政策性收入过高、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返贫致贫风险不容忽视。要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抓好易返贫致贫人口的监测工作,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后续扶持,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坚持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根据农村工作的阶段性新特征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过渡计划,将脱贫后待完成的任务、工程、项目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制度和治理供给,提高政策举措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建立健全有效防范返贫致贫的体制机制。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土风貌、人文条件等因素,把发挥外力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全面兜底保障与持续稳定增收、解决物质困难与摆脱思想贫瘠相结合,切实形成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乡村振兴体系,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让广大农民彻底拔掉穷根、开掘富源。

  弥平发展“鸿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自然状况、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发展状况迥异。繁华喧闹的都市与落后偏僻的乡村兼有,开放发达的东部与发展滞后的西部并存,消费不断升级的人群与刚刚脱贫摘帽的农民同在。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56:1,城乡二元格局仍较为明显。与东部不少地区“一日千里”的发展相比,西部有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才刚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他们的致富之路还很漫长。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是横亘在中华民族实现共同富裕进程中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国际经验表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很多国家走向现代化必然面临的现象,如果处理不好,任其发展,会阻碍整个国家的发展,甚至会使国内矛盾激化,产生社会动荡。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破除城乡二元壁垒,完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广空间顺畅流动与合理配置,积极引导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更多地向农村和西部地区流动,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释放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奏好区域协调发展“交响乐”,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

  补齐幸福“短板”。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国民生问题实现基本保障,“面”的覆盖几乎做到了,解决了“有”的问题,但总体水平不高,“好”的问题还有待提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升级迭代,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从单一型到多样化,从同质性到个性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强调生活的舒适度、含金量和附加值,对公共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要缩小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城乡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布局仍存在失衡,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社会事业向乡村覆盖,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刻不容缓。民生改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提高的起点。要紧紧抓住同老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痛点难点,完善各项民生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全国“一盘棋”,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促使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确保美好生活人人享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