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李强:扎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刘国中: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大面积 ...
李强:全力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 ...
中央政治局委员 书记处书记 全国人大 ...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20-10-2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人民日报

1.jpg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到了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关键节点,更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脱贫攻坚目标不动摇,如期兑现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将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本来就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难度。疫情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脚步,动摇不了我们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胜决心。我们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持脱贫攻坚目标不动摇、标准不改变,如期兑现党的庄严承诺。

  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工作。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

  从稳定解决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到总体上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从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就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党一开始就是为改变穷苦人民命运而带领他们进行革命的,当年打土豪、分田地,开展湖南农民运动、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都是为了穷苦人民。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到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时,如果还没有解决贫困人口脱贫问题,那党的宗旨怎么体现、我们的承诺怎么兑现呢?”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为民造福,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充分发挥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的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促进了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构筑了全社会扶贫强大合力,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必须充分发挥这一科学制度体系的效能。

  进一步贯彻落实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当前,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同时剩余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需要继续加强脱贫攻坚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层层落实责任制。只有如此,才能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确保既打好主动仗、高质量完成剩余脱贫攻坚任务,又下好先手棋、尽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进一步贯彻落实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的工作体系。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一方面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特别是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要实施挂牌督战。另一方面,稳定住、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防止反弹。比如,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近200万和存在致贫风险的近300万人群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

  进一步贯彻落实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多个配套文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完成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同时,为实现上下联动、统一协调,各地也相继出台和完善“1+N”脱贫攻坚系列配套措施,涉及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扶贫、易地扶贫搬迁、交通扶贫、水利扶贫、教育扶贫等等,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解决举措。当前,各地要落实中央要求,根据自身脱贫攻坚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最新进展,做好统筹协调,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

  进一步贯彻落实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保障体系。中央财政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同时,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在强化人力保障方面,既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更要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只有激发农村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才能提高其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进一步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精准扶贫,需要坚持分类施策。近年来,通过精准扶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产业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等发展较快,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此外,有些地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也日益完善。接下来,要总结好脱贫攻坚成功经验,拓展思路,继续做好不同地区的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进一步贯彻落实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坚持动员全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构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形成了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要继续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力量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支持和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让专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进一步做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进一步贯彻落实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贫困县摘帽工作要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使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组织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数据支撑。此外,还可以创新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成效的社会监督。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抓紧

  脱贫攻坚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这一场硬仗必须打赢,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越到最后时刻越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坚持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重要经验。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阶段。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更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履职尽责、不辱使命,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只有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真正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才能真正兑现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因此,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

  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必须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始终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切实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统一起来,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