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完成的历史节点,健康中国建设呈现“加速跑”态势:出台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这些实招硬招聚焦老难题和新挑战,不断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夯实健康之基。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健康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福祉问题。
“十三五”期间的历次疫情“大考”,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经受住了“压力测试”,背后则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预防为主,不断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消除了一大批重大疾病危害,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
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17.8/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至5.6‰;群众看病就诊更加便利,87%以上的居民15分钟内能够到达最近的医疗点;基本医保覆盖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这份“十三五”时期的健康“成绩单”有力证明,健康中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民生获得感。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只有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卫生健康领域新发展,才能更好护佑人民生命健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统筹战“疫”和战“贫”两个战场,将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加快定向培养贫困地区急需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建立多层次的医保救助体系,用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从源头上斩断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循环链”。
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最简便易行的途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民行动,使国人深切认识到了生活卫生、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勤洗手、戴口罩渐成习惯,垃圾分类得以推进,公筷公勺得以普及,为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注入了新活力。多开“治未病”的社会大处方,就能少开“治已病”的小处方。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必将为14亿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