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对“小康”的描述,一直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按照既定时间表,2020年,这将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期建成、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实现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决胜全面小康,是一场攻坚战,是退无可退的必成目标,需要制定最实际有效的斗争策略,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全面小康最大的短板是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到2019年年底,我国还有551万人没有脱贫。这些贫困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势在必行。所以,抓住这个最根本的原因、补上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我们迈向全面小康的步伐才会更加稳健。
制度是补上这个短板的治本之策。建立科学合理的城乡统筹医疗保障机制,对大病患者实行倾斜性支持保障政策、补充保险等,对于大病患者起到绝对的保障作用,缓解老百姓医疗负担,预防因病致贫返贫。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织密因病致贫返贫防护网,实现从“一人生病,拖累全家到 “一人生病,多方保障”的有效转变。
治病要有“智”。小病成大病,大病要了命。这就需要我们在居民健康知识、良好生活习惯养成上做好文章。及时的健康知识培训、基本的健康保障设施,都是提高民众身体健康素质的好手段。而对于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培训,更是可以在预防小病成大病、关键时刻能救命上起到大作用。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对待,我们需要拿出差异性的应对举措,有效斩断"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的循环链,让“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去不复返。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全力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高脱贫质量成色,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