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秦巴山区,太阳刚跳出山尖,洒下一片金黄。58岁的张希在地里伺候着花椒。他看着花椒树仿佛看着自己的孩子,眼睛放着光,坚定又充满希望。
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南村乡西山底村村民张希一家是典型的贫困户:妻子重度残疾不能自理,大儿子身患精神疾病,小儿子刚满20岁在外打工,全家年收入只有1万来块,还不够医药费和生活费。
贫困消磨斗志。前些年,干部来帮他脱贫他却无动于衷:“那么容易脱贫,我还能穷这大半辈子!”没本钱、没技术,张希继续过着“靠天养”的日子。
转机出现在2016年。南村乡将花椒种植作为产业扶贫项目。能贷款、教技术,看着很多乡亲们干起来了,张希也下定决心干出个样来。去年花椒第一年有了收成,9亩地收入了1.3万元。春节前,他家里添了个大冰箱,全家喜气洋洋。
日子刚有了起色,突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眼看开春了,农药化肥咋弄?老二还能不能去打工了?”“最穷的时候都没这么着急过。”
像张希一样,目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三分之二以上主要靠外出务工和产业脱贫。扶贫产业能否尽快恢复直接关系到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能否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指明了方向:“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
这段时间,村里扶贫干部帮着张希联系好了农资,还安排他的小儿子就近务工。“说啥不能让日子退回过去。”驻村干部张华国指着满坡的花椒跟张希说,“这都是你一棵棵种起来的,只要劲头不松,再难的事也不怕。”
自己干,政策帮,一关关闯过来,张希的日子有了奔头,还琢磨着再养几头猪。“今年俺家肯定能脱贫,过年请你来家吃饺子看春晚,可得劲!”他对扶贫干部说。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在自家铺子里展示苗族服饰。 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摄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在自家铺子里展示苗族服饰。
4月14日,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的妻子加工苗族服饰。
春日暖阳下,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的圆梦社区,杨进忍正在自家的苗服铺子里上网找新样式。“苗服花色更新得快,要多看。”他跟记者聊起苗绣工艺,如数家珍。
过去久居深山,靠天吃饭。现在家门口开店,自当老板。
杨进忍老家所在的广南县是云南省的深度贫困县之一。他家所在的西基德村隐在山林深处。进村只有一条土路,村里农货出不去,村外的产业进不来。
没有路,贫困就像摆在面前的大山。杨进忍不甘心,要翻过山,去闯一片天。他去广东学过电焊,在县里踩过缝纫机……给别人打工的日子勉强维持生计。
命运的转机出现在2018年,他家被划为易地扶贫搬迁户。
搬出大山,在扶贫政策支持下,杨进忍大胆开起了苗服店。去年年底,店铺搞展销,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第一天就卖了18万元,连隔壁县的都过来买。”
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订单大减,这对杨进忍打击不小。
既然订单少了,就利用这段时间“充电”。杨进忍开始专心考察起布料机器,还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创业培训。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杨进忍说,当前最紧要的是克服疫情带来的订单下降的影响,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培训绣娘,研发新花色,为年底订单高峰做准备。
生意做起来了,杨进忍发动身边贫困户一起干。“下一步要做大还要招更多的人,让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还能传承非遗技艺。”
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带动贫困人口增收的“不走的工作队”。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25个省份共培育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6.5万人,覆盖11.8万个贫困村,共计带动贫困户410万人。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4月16日在农业农村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召开的“三区三州”和52个未摘帽县产业扶贫工作视频会上说,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为每个贫困村培养3至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底线目标任务。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古丽苏姆罕·麦提托合提用接上自来水的洗衣机洗衣服(4月11日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在厨房里用水壶接自来水(4月11日摄)。
在新疆和田地区介格塔勒村,村民用烧开的自来水泡茶(4月11日摄)。
4月的昆仑山下,策勒河畔粉色、白色的杏花一树树开得正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古丽苏姆罕·麦提托合提开的饭馆客流还未完全恢复。“只要疫情结束,到山里来的游客就会多起来。”她满怀期待地说。
饭馆能开起来十分不容易,古丽苏姆罕特别珍惜。
策勒县介格塔勒村所在的新疆和田地区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昆仑山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策勒河是当地居民和牲畜饮水的唯一来源。“河的最上游是牧场,水里经常漂着牛羊的粪便。村里很多人都得了结石病,小孩子肚子痛也是常事。”提起水,古丽苏姆罕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
2017年村里打了第一口井。甘甜的井水来了,古丽苏姆罕的机会也来了:2018年她的饭馆正式开业。
水,是很多深度贫困地区的“穷根”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
介格塔勒村驻村第一书记曹建斌说,下一步,要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开复工,继续瞄准饮水安全、道路、用电、通信等领域突出问题,加大力度补齐短板,确保高质量脱贫。
喝上“放心水”的古丽苏姆罕对如期脱贫充满信心。“去年4月到10月,卖12元一份的家常拌面,就挣了1万多元。”饭馆增收的速度超出了她的预计,“饭馆再添些新菜品,算上老公拉货赚的钱,我家今年一定能脱贫。”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喂羊(无人机照片,3月10日摄)。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驾驶三轮车前往日光温室(4月9日摄)。
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在自家的日光温室中忙碌(4月9日摄)。
4月,河西走廊才见新绿。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李应川家的日光温室里有了春天的味道。“按照最近市场价,一座日光温室一个月就能挣上2000元,过去种地哪有这么多收入!”
李应川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祁连山东段的古浪南部山区,十年九不收,种地养不活一家人,他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2018年,李应川一家从古浪县横梁乡横梁村迁至富民新村,生活也有了新模样。
“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初,对于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有部署。
对此,当地政府配建了日光温室和养殖暖棚。能重新回到土地上,这是搬出来的李应川没有想到的,而且还从土里刨食的种地“穷业”升级换代成了“现代农业”。不到一年,李应川就成了温室种植、暖棚养殖的“行家里手”。
按照计划,富民新村今年还要继续进行日光温室、养殖暖棚、调蓄水池等易地移民搬迁配套设施建设。
“受疫情影响开工比计划晚了1个月,我们要把疫情耽误的进度抢回来。”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要加大用工对接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如今,李应川一家已经脱贫。在移民迁出的南部山区,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植被覆盖度由搬迁前的不足10%提高到目前的80%,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脱贫攻坚以来,全国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