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时间:2019-07-0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国际在线

1.jpg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三农”工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三农”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决定着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党的十九大在认真总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三农”工作新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新时代“三农”工作,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战略意图领会好、领会透。《摘编》第一部分收入了习近平同志相关论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出来的。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改变农业是“四化同步”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状况,根本途径是加快农村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为了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来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同志指出,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从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看,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从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来看,大头重头在“三农”,必须向农村全面发展进步聚焦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从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看,基础在“三农”,必须让亿万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赶上来,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美丽中国的底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局出发,加快补齐“三农”短板,夯实“三农”基础,确保“三农”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步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实现党的使命提出来的。我们党成立以后就一直把依靠农民、为亿万农民谋幸福作为重要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带领亿万农民求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发展集体经济,大兴农田水利,大办农村教育和合作医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发展乡镇企业、农民进城务工,废除农业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等,都是为了让广大农民不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但同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跟不上。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着眼于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提出来的。从世界范围看,在现代化过程中,乡村往往要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和重生。有的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不仅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而且工业化和城镇化也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发展中大国能够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问题。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村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很多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我们正在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我国干好乡村振兴事业,本身就是对全球的重大贡献。

  二、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内生活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40年前,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今天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还是要靠深化改革。《摘编》第二、三部分,分别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题,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关于紧扣城乡关系重塑对城乡改革作出统筹谋划,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性供给的相关论述。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无论是进城还是下乡,渠道还没有完全打通,要素还存在不平等交换。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之路。当前,我国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口。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通过振兴乡村开启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促进城乡融合,必须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是一项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重大任务,并对如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系统谋划,加强体制机制创新,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要增加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我国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最大的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有实实在在的政策要求:第一,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也是农村最大的制度;第二,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这集中体现在农民家庭是集体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定主体,这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根本,也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根本;第三,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这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关键。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要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农村改革的基本方向。针对现在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民家庭越来越多,土地承包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一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习近平同志强调,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这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分置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创新。这将有利于更好坚持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更好保障农户对土地的承包权,更好用活土地经营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习近平同志强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个大事,涉及的主体、包含的利益关系十分复杂,必须审慎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不论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些底线必须坚守,决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三、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顺应农民新期盼,立足国情农情,以产业兴旺为重点、生态宜居为关键、乡风文明为保障、治理有效为基础、生活富裕为根本,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摘编》第四部分至第十部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收入习近平同志相关论述,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要求,既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性,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反映了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的新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强调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了,要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抓农业农村工作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虽然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习近平同志强调,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我们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必须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要抓住粮食供给宽松的有利时机,下决心对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进行大的调整,尽快实现农业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为紧迫的任务。当前,老百姓对农产品供给的最大关切是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围绕这个问题多做文章。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

  (二)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反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质的提升,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建设美丽家园的追求。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农村生态环境好了,土地上就会长出金元宝,生态就会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就可以成为聚宝盆,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乡村旅游就会红火起来。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农业空间布局体系,切实改变农业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模式。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习近平同志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直接关系农民群众生活品质,要把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三)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农耕文明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要加强乡村道德建设,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要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抵制封建迷信活动;要推动文化下乡,推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民欢迎的文艺作品;要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广泛开展农民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要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形成一股新的农村文化建设力量。

  (四)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要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当前,我国城乡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农村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农民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形成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乡村振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学习和推广“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做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要推进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严厉打击扰乱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危害农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涉农犯罪,坚决打掉农村涉黑涉恶团伙,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有效防范应对外部势力的干扰渗透,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的,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习近平同志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习近平同志指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要综合发力,广辟途径,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使经营农业有钱赚。二是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打工有钱挣。三是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国家力所能及地给农民一些钱。四是要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创造条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全面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键取决于脱贫攻坚战能否打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不到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脱贫攻坚任务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同样关键在党。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必须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能力和水平。《摘编》第十一部分以“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题收入习近平同志相关论述。

  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级党委和党组织必须加强领导,汇聚起全党上下、社会各方的强大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健全党委全面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要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建立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要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以党内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同志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无论农村社会结构如何变化,无论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如何发育成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能动摇、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削弱。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要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培养、配备、管理、使用,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培养干部的重要途径,形成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

  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侵犯农民利益的“微腐败”,给老百姓一个公道清明的乡村。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重点,继续紧盯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针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部署开展专项治理。严惩横行乡里、欺压百姓的黑恶势力及充当保护伞的党员干部,廓清农村基层政治生态。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对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结合深入学习《摘编》,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坚持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