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接着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可见,乡村振兴是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同时,乡村振兴也是亿万农民的期盼,对于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以及扩大内需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总的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几个方面都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强力支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据调查,经济发达的农村,集体经济就越活跃,产业发展也越好;从“生态宜居”来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维护,也需要集体的力量来实现。集体的力量就是来自集体经济。但是,实践乡村振兴的集体经济不能沿用过去的方式,应该创新集体经济组织方式和经营方式,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充实农村集体产权权能。
农村集体经济是有效凝聚民心的主要途径
毫无疑问,乡村振兴需要凝聚民心,即凝聚村民之心。试想,一个村庄的村民都各奔东西、各自专心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谁还会关心本村的公益性事业?农村与城市不同,城市社区的公共产品、公共设施、公益性事业等都有专业部门和人员提供服务并负责维护,如卫生、治安、绿化等。农村则不同,一部分靠政府转移支付,一部分靠村级自筹,日常维护基本缺失,这也是农村公共设施损坏较快的主要原因。人心散了,不但没有人去主动关心维护,反而时不时出现损公肥私的现象。
所以,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振奋民心、凝聚民心,其有效途径就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发展任何形式的农村集体经济,都必然会给全体村民带来福利。集体经济发展了,首先是能够吸引村民积极参与集体经济的经营活动;其次,村级集体的财富增加了,能够为村民带来更多的福利保障,为村民提供安全感和归属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能够满足农村居民较高层次的需求,从而凝聚民心。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公共产品的可靠来源
公共产品的供给是任何社区都不可缺少的,不管是城镇社区还是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客观上因其人口居住的分散性,导致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具有分散性,这就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投入成本较高,而利用效率较低。集体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就是为农村居民谋福利的,集体经济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可以说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许多村庄的实践也证明,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也比较充分,村民的福利也更多地得到保障。
农村集体经济是吸纳外来资源的重要载体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各个乡村不可避免地要吸纳外来资源,主要是城镇资源,包括资金、技术、项目、人才、文化、教育、医疗等,这些都是乡村振兴所必需资源。这些资源在乡村不能只是匆匆过客,而应该落地生根。这就需要有承载这些资源的基础和环境,能够让这些资源在乡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个承载基础就是集体经济,以及由集体经济带来的乡村向心力环境。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和环境,外来资源就如散沙一般,是一个个孤立的要素,融不进乡村发展系统,形不成合力,也就不能发挥振兴乡村的应有作用。
外来资源大都是单一性的,而这些单一性资源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要求有系统性配套的。比如,即使某个人或单位有能力为某个村子全资捐建一家企业,那么也需要有落地配套,以及后续经营人才,如果乡村有集体经济这个基础,一切就容易衔接,否则就如空中楼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后一个时期,会有更多的城市资源性要素源源不断地融合到乡村振兴过程中去,那些有一定的集体经济基础的乡村肯定会承接更多的城市资源性要素,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希望这些地方能够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更希望广大的乡村都能够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