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是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为政之要,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宗旨、务实担当、任职一届、造福一方的尽责之本。全市上下要顺应群众期待,统筹推进产业富民、城乡便民、绿色利民、文化惠民、服务为民,让广大群众伴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日子越过越美好。
产业富民夯实民生基础。业兴而民富,民富则康乐。未来五年,把宜昌打造成综合实力更强的宜业之城,必须在产业兴城、产业富民上下更大的功夫、用更猛的狠劲。要抢抓机遇,加快培育发展“十大千亿产业”,加快构建体现绿色发展要求、彰显宜昌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全力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要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突破性发展以文化旅游、现代物流、健康养生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绿色、特色现代农业,加快推动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四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要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干事平台,进一步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推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两同步。
城乡便民解决民生困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走内涵式、集约型、生态化的城市发展之路,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为此,要加强城市设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以“五大平台”为主战场,注重城市地上与地下基础建设、新区建设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立体交通体系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等“一盘棋”,推进城市品质提升。推动城乡空间布局联动优化、基础设施联动建设、产业园区联动开发、经济结构联动升级、社会事业联动发展。
绿色利民守护民生根本。宜昌作为长江流域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三峡区域生态经济合作的中心城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肩负着重大而特殊的使命。要以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城市为牵引,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抓好长江大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执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对一切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生态红利、绿色福利。
文化惠民丰富民众生活。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打造“全国文明城市群”,激发广大人民的创造活力,进一步弘扬“宜昌精神”、强化“宜昌智造”,让“好人之城”“志愿之城”“诗歌之城”“钢琴之城”“读书之城”成为宜昌文化和软实力的亮丽名片,建立起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加快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向农村倾斜,让城乡居民在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同时,充分享受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带来的精神滋养。
服务为民补齐民生短板。我们要围绕群众关心的“食、住、行、医、教、养”等切身问题,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化解难题,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用力,努力建成宜居、宜业、宜旅、宜学、宜养的宜人之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要将精准扶贫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一户不落、一个不少”。各级领导干部要用伟大的心态做好平凡的小事,把群众的每一件点滴小事当成天大的事去办,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