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文化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去年以来,保康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文化小康”示范建设,探索补齐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精神文化“短板”。
文化小康,源自群众需求
10日傍晚,保康县马良镇双坪村文化活动广场热闹非凡。
60岁的金家竹舞动身姿,20多个村民跟她学跳广场舞。以前,村里没有场地,金家竹经常往返2.5公里,到马良镇上去跳舞。
那时,她见着村支书就唠叨:“啥时候建广场?乡亲们可都等着呢!”
借着全县“文化小康”建设东风,双坪村陆续投入资金30多万元,建起了文化长廊、文化活动广场、文化活动室、简易戏台、宣传栏等设施。“县里还经常送戏下乡,全村老少看得那叫一个过瘾。”金家竹说。“以前,村里的邻里纠纷、赡养矛盾、环境脏乱差等让人头疼。”双坪村老支书孟凡泽,曾对农村文化生活匮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大伤脑筋。
村里青壮年大多在外打工,留下500多名老人、妇女和儿童。虽说水泥路通了、小洋楼盖了、大家腰包也鼓了,可日子却过得单调。“村民们要么不相往来,要么在一起闲扯、打牌,容易无事生非。”孟凡泽说。“新房屋不等于新农村,新衣服也不等于新农民。”保康县县长张世伟说,全面小康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全面要求,这是全县30万群众的共同心声。
以“文化小康”为统领,保康在全省率先建设精神扶贫、文化小康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三大示范区”。
核心价值,引导文化建设
何为文化小康?
参照小康社会标准,保康县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十星”创建,作为文化小康示范单位建设的首要标准和基础工程。“24字核心价值观知道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马良镇赵家山村,48岁的村民周全俯放下手中的扫帚、铲子,顺畅地背诵出来。
作为赵家山村的公共服务员,杨培林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从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到农家书屋,再到乡村小道,都有他劳动的身影。因为路面清洁,他多次被村里挂牌表扬。“开展十星级创建后,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了。”村支书赵祥华说,没有哪户人家愿意成为无星户,而且星级越高越好。
在马桥镇中坪村,村委会还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写入村规民约,并与村民福利待遇挂钩。达到十星级的农户,发放健康补贴、退休金,并由村集体交纳合作医疗基金……
保康县要求,“文化小康”示范单位必须从软硬两方面加强建设。以村级为例,要一手抓文化广场、文化戏台、文化书屋、体育器材等“七个一”硬件工程落地,一手抓十星创建、互联网+、双宣讲等软件工程落实;县财政每村首期给予5万元建设资金,镇乡财政同步配套。
张世伟介绍,结合山区实际,该县还制定了“文化小康”发展的量化目标,积极推进文化项目建设。
目前,县城建设了全民健身中心,新文化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主体工程年内竣工;改造升级11个乡镇文化站;安装“户户通”卫星电视3.5万套, “村村响”乡镇播控平台11个、村终端205个,广播电视网络年内实现全覆盖;建设各类文化小康示范试点143个,让山区群众不出村即能享受文化大餐。
精神动力,引领同奔小康
“抹牌赌博的少了,锻炼身体的人多了;吵架纠纷的少了,勤劳耕作的多了。”在保康县寺坪镇庹家坪村,村支书柳发照兴奋地说,随着“文化小康”建设的推进,群众的精神状态大不一样了。
10日上午,寺坪镇圭萃园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瓜果飘香,正在大棚摘辣椒的刘文卓信心满满:“能勤劳致富,就不能等靠要!”
刘文卓的丈夫是残疾人,家中还有70岁的老人和两个女儿。过去,她对脱贫没有信心:“政府给点,自己就花点。”“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村文艺队以“精准脱贫同步小康”为主题,自编自演节目,极大鼓舞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现在,刘文卓来到合作社工作,一天工钱有70元,还能学习栽培技术。“以后自家也建几个大棚。”
把舞台搭到田间地头,把演出送到工地厂矿,把节目植入乡村社区……通过创新“双读”活动、层层创评“荆山楷模”、组建理论宣讲团和草根宣讲团等形式,保康县各行各业推荐了先进典型200多人,开展理论宣讲和草根宣讲百余场次,20多万人次的山区群众受教育。
在同奔小康理念的引领下,今年上半年,保康各地群众新建标准化茶园、核桃示范基地、蓝莓基地、油用牡丹繁育苗圃等7000多亩,新增专业中药材基地1.2万亩,新增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75家,全县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0亿元,同比增长11%。
据悉,该县今年将有20个重点贫困村脱贫出列,50个贫困村稳定脱贫,2.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销号。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