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机关党建紧紧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核心任务,坚持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带头示范、坚持党员干部双联干部率先垂范、坚持精准建档精准施策合力对接,坚持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聚焦精准扶贫、聚力精准脱贫,为全县如期实现整体脱贫目标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一、领导模范带头,形成强大合力
一是三级责任四级联动。我们坚持“抓领导、领导抓”以上率下、层层落实机关各级党组织的扶贫责任。县上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贫困村)、部门包抓贫困村、干部包抓贫困户的三级责任制,每个县级领导包抓1个贫困乡镇、联系1—2个贫困村、3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联系2户贫困户、党员干部联系1户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分片包干到户,不脱贫不脱钩;全县107个机关党组织自觉和与75个贫困村党组织结成互联共建对子,6300名机关党员干部积极投身双联行动,形成了县委领导、政府主导、主管部门牵头抓总、行业部门各负其责、县乡村户四级联动的扶贫攻坚生动局面。二是县级干部带头示范。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及领导小组会、现场会、专题会,研究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工作,精心协调解决精准扶贫大事难题。我县精准扶贫的第一项重大举措,就是按市委精神实施了“下山入川”生态移民项目,将居住在2800以上高深山区的贫困农牧民移居到平川区。为争取落实好该项目,在2013年6月起的16个月的时间里,县上累计组织发改、财政、水务、城建等党委书记召开座谈会、协调会、推进会、专题会等会议100多次,协调争取立项建设南阳山片移民搬迁小康工作,实施水电路灯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总投资32亿,逐步实现天祝23万各族儿女半个多世纪“引庄入松、共建小康”的期盼。三是县直机关强力推动。县级领导干部认真落实帮扶责任,县直各部门负责人以身作则,经常深入双联村与乡村干部共商脱贫大计,带动激发了机关各级党组织扶贫攻坚的高度热情。全县各级机关党组织有项目跑项目、有资源筹资金、有人才帮培训、有门路出点子,形成了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向贫困乡、贫困村、贫困户汇集抓扶贫的生动局面。县委办党支部率先垂范,2015年为联系的金强驿村争取落实人畜饮水等项目8项、落实帮扶资金316.18万元,县委组织部党支部为联系的哈溪镇积极争取村委会改造、整村推进、镇容镇貌专项整治三个项目,落实帮扶资金840多万。
二、配强驻村干部,真诚服务群众
确保“一号工程”,落实省委“六个精准”要求,实现“五个一批”措施,离不开乡镇、双联、驻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一是“选好钢”到精准一线锻造。为帮助乡镇切实做好贫困村贫困户思想工作,转变群众观念、提升致富能力,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共选派356名最优秀的机关党员干部,组成75个驻村帮扶工作组,常驻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选派76名后备科级干部担任贫困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他们在争取帮扶资金、落实帮扶项目、帮扶贫困户脱贫等各项扶贫工作中作用,全面架设机关党组织、村两委和贫困户桥梁,加大“下山入川”与扶贫开发力度,围绕产业扶贫、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研究强化落实的实招硬招,坚定贫困群众发展主体生产模式等致富产业的决心,力争早日脱贫致富。二是“接地气”在精准一线成长。让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接受实践锻炼,是党组织培养干部的优良传统。许多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想方设法克服家庭、生活、语言等方面的困难,主动学藏语、讲政策,拉家常、讲措施,手把手教农牧民播种技能、嫁接技能、焊接技能、上网技能,协调解决贫困户生产观念转型、生活习惯转变、致富技能培训、大病救治等困难,主动适应农村工作需要,掌握实情扎实开展帮扶工作。被派到毛藏移民点的驻村副科级干部张国巍,为了让高深山区的移民时时感受到“家”的温暖,租借当地农户房屋,将县城正在坐月子的妻子接来,一边开展扶贫工作,一边照顾妻儿;被选派到安远镇白塔村的“第一书记”陈文平,得知贫困户蔡得红的儿子小金蕾患白血病,无法承担天价的治疗费时,借助微信平台,发动各方力量帮她捐款,还四处打听治病的偏方,为他们撑起了生活的希望;还有不少党员干部顾不上照顾生病的父母妻儿,甚至自己也病倒在岗位上,但始终没有忘记肩上担负的扶贫使命。好干部树立好形象、好形象锻造好民风,干部和村民在感情上贴的更近了,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推动了全县精准扶贫进程。
三、深化双联行动,放大扶贫效应
我们把双联行动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作为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的有效载体,深入推进机关党组织和贫困村党组织双联共建行动。一是与双联工作深度融合。根据不断严峻的扶贫攻坚形势,县上建立了双联帮扶力量动态调整机制,及时调整优化双联帮扶力量,建立双联单位“两联三帮四促”脱困工作机制,开展为贫困户提供1条致富信息、引进1个脱贫项目、传授1项致富技能、解决1个增收难题的“四个一”帮扶活动,将联村联户力量向贫困村、贫困户集结,着力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在目标任务、项目资金、培训资源、考核评估、工作机制等方面深度融合,同向发力,集中攻坚,实现了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全覆盖。二是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联村单位和联户干部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原则,按照县委精准扶贫“1+17+3”方案任务要求,帮助乡镇、联系村、联系户精准制定整体脱贫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配套、农村民生改善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县直机关各级党组织仅2015年共协调落实双联项目151项、资金4796万元,捐款捐物折合资金850万元。三是与农村党建深度融合。连续三年坚持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互促共建,帮助实施精准扶贫“领头雁”工程,加强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实施“支书带富”计划,努力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特发展格局;实施“党员带富”行动,加强贫困村党员队伍建设;安排机关党支部给农村党员讲党课、指导召开专题组织生活、指导发展党员程序手续、指导开展主题党日、廉政约谈等活动,共同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指导做好《党支部工作记录》;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精准扶贫力量深度融合,推动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融合联动、互促共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就,2014和2015年,全县累计减贫3.09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2.54万人,为确保到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弘扬扶贫精神,扶贫扶志并举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扶贫更要扶志。机关各级党组织针对一些贫困村存在的“等靠要”等思想还和贫困户主观脱贫的愿望不够强烈的问题,坚持“输血”和“造血”并举,着力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以“下山入川”移民工程为例,我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有3万多农牧民群众生活在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深山区,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十分突出。这部分群众的脱贫问题是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大力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是解决这部分群众脱贫致富难题的根本举措。然而,习惯了高深山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方式的农牧民,一开始并不买账。机关党组织以双联行动为契机,坚定不移引导群众走好“建棚子、栽林子、抓票子、盖房子、过上好日子”的扶贫开发新路子,积极组织机关党组织、党员干部包移民村、移民户,深入村组农户,向群众对比算账、讲解扶持政策、组织现身说法等方式,发动思想意识相对较高的农牧户先行先试,当年便实现脱贫目标,其他群众终于认识到“下山入川”工程带来的扶贫增收效益,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2012年以来,全县先后建成松山镇德吉新村、祥瑞新村、打柴沟镇火石沟村等“下山入川”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46个,累计搬迁移民9526户4.24万人,基本实现了当年下山、次年脱贫、三年致富,群众的观念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