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地处湘粤桂三省交汇区,素有“天然温室”的美誉,也是湘南地区有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我们立足农业传统优势,坚持农业开发集约化、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培育品牌化的发展方向,着力推动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加快实现广大农村地区全面小康。
1. 突出政府主抓,着力发展大农业。一是规划产业化。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独特”的原则,聘请专业公司策划实施,本地专家参与,综合考虑全县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基础设施等要素,突出集中连片、跨乡联村,规划农业主导产业,形成六大特色产业带。目前,以优质水稻、脐橙、油茶、蔬菜、烤烟为主的种植规模分别突破60万亩、16万亩、50万亩、41万亩、4万亩,道州灰鹅等优质畜禽常年存栏220万羽。其中,祥霖铺、上关、白马渡、寿雁4个万亩脐橙产业带,清塘、四马桥片区2个万亩蔬菜产业带建立后,我县迅速成为全省脐橙第一生产大县和全省最大的外向型蔬菜供应基地。二是政策一体化。按照“统一规划、项目整合、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着力抓好涉农政策资金整合使用,突出对集中连片、大乡大镇产业带的倾斜扶持,加强水、电、路、房、讯等农业基础设施、农民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建设,最大限度发挥政策资源集成效应。自2011年起,全县年均投入农业发展资金20 亿元以上,用于扶持培育主要产业带发展。三是服务社会化。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什么服务,就建立健全什么服务”的思路,加快构建起集农业信息服务、农村市场流通、农业技术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例如,农业信息服务方面,每年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免费发送农作物灾害预警、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短信10万条次以上。为加强农村市场流通,建立“网上供销社”服务中心和乡镇村综合服务站点198个,村(社区)农资加盟网点253个。全县拥有病虫害防治服务合作组织6个、专业防治队伍80个,年均开展统防统治30万亩次以上。引进海南神龙大丰公司,提供包括良种、农资、农机、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和加工销售服务在内的综合性、专业化、标准化的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
2. 突出项目主推,着力建设大基地。一是致力土地流转开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坚持以“公司+基地+大户”、“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建设模式,以大企业、大公司引进培育为突破,积极探索返租倒包、信托流转、土地互换等多种流转模式,促进土地大流转、产业大聚集、基地大建设。全县以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公司等种植经营的土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0%,建成千亩以上农业基地97个、万亩以上农业基地11个。二是致力项目运作推进。按照项目建设模式,对基地的水、电、路、讯、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项目选择到论证、决策,从业主确定到招商引资,从规划设计到环评可研,从经营机制到项目管理,从市场营销到品牌打造,都实行项目化运作方式推进。2015年,全县组织实施227个重点项目,其中涉农基地项目建设类项目25个、计划投资5.36亿元。三是致力示范创建带动。在坚持行政组织、政策引导“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拉动。设立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专项资金,每年新增的农业投入资金应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对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带动5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开发、产品质量认证、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建立起一整套考评考核机制,将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所发展的基地面积数、带动的农户数、销售的数量、农户加工数量等,与企业获得的政策扶持力度和奖补资金相挂钩。近三年来,财政累计安排6000万元对亚洲果业、科茂林化、正禾农场等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重点奖补扶持。
3.突出企业主体,着力培育大产业。一是系统化建设。坚持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主轴,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为依托,以工业化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大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2014年,全县六大特色农业年产值24.2亿元,约占农业生产总值的68.1%,引进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直接带动种养大户6.62万户致富。二是科技化种植。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突出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农机技术的集成组装运用,坚持农耕、农艺、农机、农技相结合,良种、良法、良制、良田相配套,不断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全县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100%,全县农机保有量10万余台,机械化率达到58%以上,年均种植绿肥18万亩以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41万亩以上、专业化水稻集中育秧30万亩以上、统防统治40万亩以上,“油 -稻-稻”生产15万亩以上。三是标准化生产。始终坚持“企业(公司)+”的运作模式,将生产农产品原料的田间地头作为企业生产“第一车间”,严格制定生产基地准出、准入制度,实行从土地测土配方、肥料合成实施、农药选择喷射、农作物裁剪收摘、装运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程式化、标准化生产,做到精致管理、全程监测、无害处理。
4. 突出市场主导,着力打造大品牌。一是注重市场标准。把“农场对接市场、基地对接超市”作为目标,坚持标准化生产,大力展绿色生态农业,提高本地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例如,所有脐橙基地全部种植纽荷尔、纽荷尔新系等,果品果质深受市场青睐,一度出现“未挂果先脱销”的现象;蔬菜方面,引进推广芥蓝、奶白菜等12个适合外销市场口味的新品种,全部销往港澳地区,年出口1.2亿港元以上。二是加强市场营销。积极鼓励支持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支持供销社整合扩展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大力借助省内外重要节会、主流媒体等平台展示推介道县特色农副产品。目前,全县培育湘鲜、湘寿等农民专业合作社40余家,与深圳天富、浙江华绿、广东佳禾等大型果品销售公司实行战略合作、发展订单农业。以湖南省(道县)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为依托,开通农副产品直通港澳,开辟对接国际市场的中转站。三是树立市场名牌。坚持政府、协会、企业多方联动,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申请和保护工作,打造地域农业品牌,提升提高品牌影响力。道州脐橙于2006年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自2011年起连续4次荣获中博会金奖,在全国第八届果交会上被评为“畅销奖”,有望获批国家地理标志。道州灰鹅“酱卤鹅肉”产品荣获第五届中国湖南畜牧渔业暨饲料工业博览会金奖。源粮油公司“天香谷源”获“放心米”品牌、金穗粮油公司“鑫爱莲”牌大米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濂溪大洞、四马桥华山村等万亩蔬菜基地顺利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地”认证。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