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公益活动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扶贫领域社会捐赠持续增加,如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成为农村公益事业下一阶段面临的新任务。
资料图:村民正在毛豆地施肥。
民政部政策法规司一级巡视员汤晋苏在本次研讨会上介绍,近年来,第三次分配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特别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正式立项开展脱贫攻坚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共有686家,开展扶贫项目1536个,直接扶贫项目总支出约323亿元,受益建档立卡户约63万,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581万。从社会捐赠比例看,扶贫领域捐赠持续增加,从2012年占总捐赠额的22%上升到2018年的30%以上,占比位居第一。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第三次分配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汤晋苏强调。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尹成杰在会上强调,慈善公益事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保障救助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表示,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年。实现全面乡村振兴任务离不开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和支持。
他强调,慈善公益机构、慈善公益主体要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建设现代的流通体系、加强农业农村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方面献计献策,出人出力。
“近些年的慈善公益机构和主体为脱贫扶贫,发展产业做出重要贡献,下一步应该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上来助力。特别是要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使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这些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巩固,发挥更大作用。”尹成杰说。
在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彬选看来,公益事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决战脱贫的强大合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要积极引导社会力量。
他介绍,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广泛开展了多项公益活动。每年春节前,研究会都会举办“小康暖心行”活动,2016年起,“小康暖心行”活动分别走进湖北、陕西、河北等地困难家庭中。此外,研究会每年还组织产业、文化、人才培养等多领域论坛活动,旨在帮扶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李彬选建议,应认真总结社会力量在脱贫攻坚阶段探索的有效经验,不断完善、精准施策,搭建社会力量对接乡村帮扶平台,加大对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保障和激励,拓宽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形成人人为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为人人的服务意识。
本次研讨会由沈阳市法库县人民政府、张掖市甘州区人民政府协办,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承办,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完)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