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体系,促进普惠性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是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日前,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养老创新,围绕新形势下社会养老模式的实践思考、养老事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研讨和交流。
论坛现场
杭州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孙忠焕表示,医养结合特别重要,这个医不仅仅是医病,也要包括防御,这个养也不仅仅是养生,应该包括养心、养性,这样的健康才算真正的健康。
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认为,人口老龄化带给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有三方面,一是老年人口占的比例越高,可能造成劳动力供应不足,从而滞缓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退休金筹措成了当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三是养老问题,社区养老应该成为今后养老的一种主要的模式。
高强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所谓全面,不仅包括人民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衣食住行水平和教育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也要包括人民健康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们当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是扭转这个趋势,而是化解矛盾,推动社会继续前行。”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表示,从调研中发现老年照料有三个问题需要破解:快乐感不够、收入支出不平衡、养老没有保障,“这些都需要我们打通堵点、补上短板,特别是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创出新供给,引导新矩阵。”
杨志明说,新冠疫情引发社会范围内网络的热潮,数字经济包括老年照料衍生品在内,几乎没有纯粹的传统产业,每个行业包括家庭服务、老年照料都或多或少嵌入了智能化、数字化,数据这个新的生产要素若嵌入到老年产业,嵌入到老年照护行业,将产生超乎想象的效果。
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何丕洁表示,当前很多政府、企业在做养老这方面的工作,推进了很多新项目,但这些项目和产业能否满足老人的需求,是否提高了老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需要调研。
何丕洁建议,各级政府和主管老年工作的部门,需要进一步打造以“居家社区养老”为重点的养老服务体系,调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一些示范,总结示范经验,然后把经验复制出去,同时制定相应的标准,把养老服务做的更“健康”。(完)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