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湖南地方特色农产品展示区。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及社会力量仍旧持续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精准扶贫“举措”“良策”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探讨并落地,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埋下基石。
日前,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长沙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乡博会”)落地长沙,采取“论坛+展览+活动”的形式,政府、行业、企业群策群力,探索适合地区的产业扶贫模式,共同做好农村产业振兴文章。现场不仅汇聚了产业扶贫的智慧,还展示各地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技术、新成果。
行业:谈经验,做好农村产业扶贫、振兴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发展不仅是脱贫攻坚的根本,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展会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的重要窗口。
“可以预见,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中央对乡村发展的支持力度会更大,各地发展环境会更好。”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李彬选致辞表示,要抓住新机遇,加快构建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努力推动乡村产业实现新发展。
他分析,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和困难,比如产业能力不全、产业链条较短、要素活力不足、质量效益不高等。另外,市场和生产环节信息不对称,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滞销,给老百姓带来重大损失。多元、新兴订单模式的下沉,蓬勃发展的农产品展销经济促动,名优特产品的大力推介宣传,借地理优势吸引龙头企业带来资本和市场,以及借助核心产业的示范带动,将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打破瓶颈。
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展会目前已然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亮品牌”“走出去”的重要窗口。记者了解到,乡博会还承载了农产品流通、资源对接、信息交流等助推产业扶贫的功能。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纳绍平接受采访时透露,有着精准扶贫属性的展会已从“授人以鱼”过渡到“授人以渔”,不仅仅停留在产销对接上,教育培训农民怎样种植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推动产销一体化,打通产业链,增强供应链,就如何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体更值得关注。
“打造深层次平台,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就不会出现买难卖难的问题,通过标准化、品牌化以及商品化处理、经营渠道建设来建立产业化的合作,这样扶贫可能更有效。”纳绍平透露,联合会在全国批发市场里给贫困地区的产品设置专区,通过免费、各种优惠政策提供市场渠道,全年光扶贫对接项目达千亿。
湖南:看成果,农民增收有渠道,扶贫力量、新产业涌现
近年来,随着农村条件和环境的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大量彰显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新产业、新业态相继涌现,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增加活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离全面小康更进一步。
在电影《希望的田野上》的制作中,体现的是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个人先进事迹,但反映的却是中国扶贫工作攻坚战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基层干部。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不少基层干部牺牲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不索取,为乡村产业扶贫献策献力。
大学生村官田胜和展示的胡蜂、马蜂产品。
在乡博会的扶贫成果展中,麻阳县谭家寨乡梅场村大学生村官田胜和带着发展三年的胡蜂、马蜂产业成果亮相。他透露,该村青壮劳动力流失严重,为了解决当地增收问题,自己结合当地自然特色,走出一条特色产业扶贫之路。
田胜和介绍,2016年通过借助金融平台的扶贫政策成立了合作社,把住户的屋檐培养成小型“养殖场”,住户可通过看管收取产业分红和收入。“脱贫攻坚不是喊口号,是要让村民真正地脱掉贫困帽,让他们生活过得更好。”田胜和如是说。
双峰县古湘里蜂业产品展。
同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农民增收的还有双峰县集蜜蜂养殖、销售服务为一体的蜂产品农民合作社古湘里蜂业。相关负责人透露,当地8户左右养殖户实现增收,年收入从5000元到2万元以上,但缺乏销售渠道,好蜂蜜没人知道仍旧是合作社发展产业的最大“痛点”。
蚕博士产品、教育营地展。
另外,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也展示出多年研发成果,充分挖掘出蚕桑价值及经济效能,更成为湖南产业扶贫的一支潜在力量。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主任刘昌文介绍,蚕桑开发率高,辐射服饰、家纺、化妆品、医疗、快消、保健等全行业,可生产出蚕丝被、面膜、桑叶茶、桑果酒等受欢迎的产品,更结合当下亲子热,试水研学、科教市场,为产业品推提供支撑,而在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研究所一直为广大农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