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康之声

为了60万残疾人的全面小康

时间:2016-09-1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驻马店日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不脱贫,盯紧残疾人。驻马店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先进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依托覆盖全市城乡的残疾人基层组织网络,在残疾人小康建设进程中敢于先行先试,先后承担了中国残联顶层设计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调查、康复扶贫等重大试点项目,并取得良好成效。与此同时,驻马店市以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深入开展“三强三带”、“万名干部下基层”和“助残扶贫工程”等活动,深入推进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为确保2019年全市残疾人如期实现精准脱贫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金秋时节的天中大地,艳阳高照、秋高气爽,阡陌田园、硕果飘香,处处呈现丰收的景象,让人倍感振奋与喜悦。然而,更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全市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作中涌动的那股爱心潮,是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也是残疾人用汗水和激情书写的创业诗篇,广大党员干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残疾人圆梦护航,让每一个残疾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是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大市,总人口896万,其中各类残疾人60.5万,约占总人口的7%。“十二五”期间,驻马店市始终坚持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政策“强势”保护民生“弱势”,以保障“优先”补齐发展“短板”,着力为残疾人康复、就业、扶贫、维权提供坚强保障,探索了一条内陆地区残疾人工作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特别是驻马店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先进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在残疾人小康建设进程中敢于先行先试,先后承担了中国残联顶层设计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项调查、康复扶贫等重大试点项目,这些重大项目在驻马店成功实施后,被中国残联向全国进行了推广。

  “十二五”期间,驻马店市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扶贫工作、就业培训工作先进市,全国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示范市、专项数据调查试点市,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市政府连续四年对市残联通令嘉奖。

  加快全面小康进程,绝不让一个贫困残疾人掉队

  驻马店残疾人数多、民生欠账多,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残疾人事业发展摆到优先保障的位置,将残疾人事业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定期组织召开残疾人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普惠”+“特惠”等政策措施,真正从政策机制上予以保障。“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共出台40多项针对残疾人工作的保障性、促进性文件,是全省出台政策最多、残疾人受惠最大的省辖市。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6~2019》、《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提升基层残疾人组织综合服务能力实施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对全市60.5万残疾人全面进入小康进行了具体规划,明确了目标、清晰了路径、夯实了责任。

  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市残联联合下发《关于创新机制进一步做好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的通知》。组织部门选优配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带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能力,结合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工作,精准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巩固开展“三强三带”活动,加大对贫困残疾家庭的结对帮扶。

  全市每年都实施一批残疾人民生项目,建立健全残疾人脱贫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全面小康进程,让每一个残疾人都享有小康生活。把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按照全市城乡低保最高补差予以救助,全市残疾人参加城乡医疗保险和新农合47万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38万人。

  “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成了全省功能最全、面积最大、设施一流的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启动了“互联网+”康复云、医教结合、智慧康复、0~6岁抢救工程等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的重点项目,被华东师范大学确定为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实验基地,积极承接了一批全国性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在驻马店成功召开。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这是党委和政府对全体残疾人的庄重承诺。驻马店市把贫困程度最深、扶持难度最大、返贫率最高的弱势群体,通过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使残疾人逐步富裕起来。

  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作为残疾人扶贫工作的有效载体,广泛开展“三强三带”活动,真心帮扶,真情关怀,全市近万名党员干部参与助残扶贫,累计帮扶残疾人16万人次,80%以上被帮扶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得到了残疾人群体的普遍赞誉,全市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作经验被中国残联向全国推广。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中,市、县、乡三级万名干部深入农村与1.5万名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入户走访,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全市972名驻村第一书记把帮扶贫困残疾人脱贫作为村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帮扶的贫困残疾人情况进行建档立卡,实施一帮一、结对帮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在驿城区西园街道办事处前王社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每天都有几名听力言语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该社区725名残疾人在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中都得到了精准帮扶,营造了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该社区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总抓手,针对残疾人的“两个体系”建设制订了完善的实施方案,并广泛开展了残疾人文体娱乐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七届残疾人运动会。

  实施助残扶贫工程,市领导带头联系帮扶贫困残疾人

  市委、市政府把深化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作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点,连续制定出台《驻马店市扶贫开发工作意见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余学友,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星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联系帮扶贫困残疾人。

  市委组织部联合扶贫、残联等部门连续下发《驻马店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办法的通知》《关于做好驻村第一书记帮扶贫困残疾人统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广泛开展“三强三带”活动,选择“党性强、本领强、执行强”的党员干部,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帮助贫困残疾人谋划扶贫增收项目,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

  瞄准残疾人扶贫对象,做好建档立卡精准帮扶。按照确定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的要求,将农村残疾人扶贫对象全部纳入到了建档立卡范围,确保不漏掉一个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充分发挥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配合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做好残疾人扶贫对象的瞄准和建档立卡工作,村残疾人专职委员接受了政府举办的有关建档立卡工作的培训;积极向本村残疾人及其家庭宣传、解释相关政策;协助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出书面申请,并在村民大会和村委会审核中如是反映申请残疾人的准确情况。建立了乡、村、户脱贫档案,实行一户一册,对结对帮扶人、帮扶措施、帮扶效果进行实时管理,加强监测督察,做到了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

  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和定点扶贫工作队的作用,统筹兼顾,分类施策。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充分发挥了优势,统筹兼顾,摸清了所在村残疾人贫困户状况,分类登记造册,采取了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协同基层党组织和乡镇、村(社区)党员领导干部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和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开展了“三强三带”活动,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技术带动、就业带动”帮助贫困残疾人谋划扶贫增收项目,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等服务。按照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以服务促建设,为残疾人服务,确保每个残疾人扶贫对象都有帮扶责任人。

  加大残疾人扶贫工作的资金扶持力度,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对残疾人扶贫对象的支持力度。增加了康复扶贫贷款规模,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和残疾人专业生产合作社积极发挥了作用,帮助农村贫困残疾人增收致富。扶贫部门也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支持和引导贫困残疾人依托扶贫基地和残疾人专业生产合作社增收脱贫。在开展特色产业增收工作中,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确保每个残疾人家庭掌握1项至2项实用技术。

  扶贫先扶志,不断增强残疾人脱贫致富“造血”功能

  根据新形势下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市委及时调整优化市残联领导班子,选优配强县区残联骨干队伍。目前,全市194个乡镇(街道办)有组织部门统一任命配齐了专职理事长,2871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配齐了专职委员,充分发挥了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市财政每年拨付办公经费,实现了“六有两到位”,解决了有队伍、有资金、有场所、有制度、有能力、有条件为残疾人办事的问题,做到了培训到位、待遇落实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互通、 网络化、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从基本保障上下功夫,实施生活救助。结合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个性化需求,将近47万残疾人纳入城乡医疗保险、新农合,38万残疾人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2万多名重度残疾人实行低保救助;为6500户贫困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为4万多名白内障残疾人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建立4个较为规范的“阳光家园”托养机构,为5000多名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托养及机构托养服务。

  ——从精神帮扶上下功夫,实施文化助残。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加强对残疾人的精神帮扶。全市已建立爱心书屋300多个,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文艺演出活动;免费为残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务,为困难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子女提供就学资助。加强残疾人健身示范社区建设,建立7个县区残疾人健身示范点,1个省级残疾人健身示范点。

  ——从提高技能上下功夫,实施就业帮扶。市委、市政府连续7年将残疾人就业培训工程纳入全市十项民生工程。围绕市场需要和个体需求,实名制培训残疾人4万多人,实现就业创业3万多人。今年3月,驿城区肢体残疾人石学明,在法国波尔多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女装制作金牌,填补了中国服装制作在国际上没有金奖的空白,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从扶持基地上下功夫,实施产业基地帮扶。建立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2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基层党组织扶贫基地1个,市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5个,县级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30个、县级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示范基地10个、扶贫示范村10个,带动和辐射残疾人就业,把残疾人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上蔡县黄埠镇依托丝瓜水生物科技公司,将周边119户残疾人家庭的土地流转集中用于种植丝瓜,每户残疾人家庭实现年增收3000元以上。汝南县袁月英麦草画工艺品有限公司以汝宁镇为核心,在全县17个乡镇建立了麦草画生产基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了一大批残疾人脱贫致富。

  —— 从教育引导上下功夫,实施扶贫先扶志。针对贫困残疾人长期存在的依赖、消极思想和信心不足、被动心态,市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座谈会、致富典型现身说法、举办残疾人精准脱贫微电影作品展等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逐步引导贫困残疾人提高认知水平、改善心态、增强信心、积极响应,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

  市里先后出台了《关于规范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管理的意见》《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细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基层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待遇、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界定,激励乡、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充分发挥助手、纽带作用,引导带动残疾人兴业致富。每年对乡镇理事长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政治水平和业务能力,在今年乡镇党委换届中,全市有52名乡镇理事长优先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构建长效机制,打赢全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驻马店市各级组织、扶贫、残联部门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和配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措施,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尽早脱贫,打赢全市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

  依托覆盖全市城乡的残疾人组织网络,率先开展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对残疾人进行排查兜底,建立了残疾人基本信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坚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做到一户不落下、一个不掉队、一人都不少,实现了与全国系统的上行和平行互通对接。

  建立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建立了由组织部门牵头,残联、民政、财政、人社、住建、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二是建立督导机制。建立了残疾人脱贫台账,一人一册,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建立了督导检查、跟踪问效和定期回访工作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实地察看,了解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助残扶贫工作不走过场,落到实处。三是建立投入机制。各级都把残疾人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194个乡镇(街道办)配备了残联理事长,为2871个村(社区)配齐了专职委员。四是建立考评监测机制。制定完善评估考核办法,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并对结对帮扶的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变化、扶持残疾人的效果等进行重点监测。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通过党员干部累计帮扶残疾人达16万人次,志愿者服务残疾人3万多名,残疾人危房改造6500户。全市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康复进农村进社区、残疾人文化体育建设、城乡社区会员实名制、残疾人专项数据调查等工作为全国创造了经验。

  “十二五”期间,全市未发生一例残疾人群体性事件,未出现一例残疾人越级上访事件。全市60.5万名残疾人,不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因素,也成为全面小康、共建共享的重要力量。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