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康之声

让“关注留守儿童”成为郑重的公共议题

时间:2016-05-16 人阅读 评论
来源:青年时报

  如果没有这样一次调查,大概很少有人会清楚地知道:浙江民政部门去年9月的调查摸底显示,全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6.56万人。其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超过了半数,他们大多由祖辈或者亲朋照看,还有的直接寄宿在学校。58.2%的留守儿童与爸爸妈妈很少见面,只是电话沟通且很少,有26.5%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才见一次面,甚至有12.1%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的未来没什么希望。而与大部分在贫困线上挣扎的留守儿童不同,在浙江还有一部分“侨留守儿童”。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于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留存的仍是“少壮打工去,剩下童与孤”的萧瑟场景。其实,较之农村儿童,物质生活上的必须承担还是其次,他们其实是孤独者,首先是被遗忘者,是必须凭借一己之力的生存者。你只要想想,有58.2%的留守儿童只能与父母电话沟通,并且沟通很少,有 26.5%的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才见一次面,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多么孤独的群体,是一个多么需要温暖和陪伴的孤零零的人群。

  空心老龄化的村庄,被迫流放的后代——我们必须承认,这是多么真实冰冷的留守现实。为什么总会有关于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新闻出现?只因在他们的身后,是日益空心化的村庄。弱势的留守儿童靠孤独的老人照顾,这些老人照料自己尚心有余而力不足;空心的村庄,更失去了熟人社会里可以相互救济的最基本的内在能力。父母远走他乡,爷爷辈的照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相关的制度性关怀又不健全,于是他们看似可“无拘无束”地生长,实则像蒲公英一样,命运随时会被吹向无法预知的地方。

  一个留守者的生存状态已经触目惊心,一个留守者群体的生存状态则蕴涵着更大的风险。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数以亿计。在那些未见诸新闻的庸常现实中,还会有多少意外的事件发生?我们知道的事实是,工业化在加速,城市化也在席卷走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但与此同时,是相关制度与关注跟进的滞后:异地就学的门槛与高收费,让孩子无法在父母打工地就近入学;日益沦陷的乡村,也无法让外出者归去来兮,这是留守儿童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必须让“关注留守儿童”成为郑重的公共议题,必须让这兑现为迅捷的行动。新闻显示,浙江民政部门于4月底前完成新一轮排查摸底,对我省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进行实时管理帮扶。而在地方层面,温州泰顺积极开展来料加工,帮助在外务工妇女回乡就业,让当地留守儿童重回妈妈怀抱;建德建立“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关爱制度,让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被关爱。系列的行动让人欣喜,且让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困境,且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