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小康之声

《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

时间:2016-05-1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贵州日报

    衣食住行看变化

  即将挥别的“十一五”正是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新农村建设的五年。这五年,农民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视点《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从一些生活细节、点滴、侧面报道这一变化,用对比的方式书写这一“民生答卷”,用农民的语言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反映他们的心声,令人鼓舞,心旷神怡。

  务川自治县对外宣传中心 申国华

  惠民政策暖人心

  读罢《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一文,不禁为我省在改善民生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而感到无比的激动与兴奋。近年来,我省无论是从文化旅游交通等方面,还是从衣食住行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想,其中受益最多的就是农民,咱们的老百姓。最低生活保障,让农村一些贫困弱势群体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医疗保险,解决了农民看病难、住院难的难题;危房改造,使困难老百姓彻底告别了茅草房和瓦房的历史。惠民政策暖人心,这一切无不让广大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

  册亨县者楼中学 蒙福昌

  明天更美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从容而去的“十一五”期间, 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巨大变化诚如斯言。

  我们凭党的好政策,凭科学的发展理念,凭致富奔小康的坚定志向,凭求真务实的勤奋双手,使昔日令人尴尬的农村境况迅疾改观,先前那无奈的叹息被 “小康的歌”所取代。无庸置疑,前行的路上还有困难,自然环境还有制约,诸多方面还有局限。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有饱满的热情,有坚定的信念;一如既往,锲而不舍;攻难克艰,一往无前,我们的明天必将是:水更清,天更蓝;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

  省编委办公室 王旭

  科学发展富村民

  读完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感慨颇多。联系实际,笔者也实实在在感受到瓮安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生的变化。在国家“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扶持下,完成了村寨道路硬化建设,解决了群众的出门难、路难行,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现在,农民的腰包不仅鼓起来了,而且发展的愿望更大。今年6 月,在县委的组织安排下,瓮安县126名乡村党组织书记到江苏省华西村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汲取了经验,理清了发展思路,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十二五”期间新农村的建设奠定基础。

  作为欠发达、欠开发的山村,在新农村的建设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发展的路子,加快发展,鼓励农民朋友因地制宜,发展果园、茶产业、养殖业等,提高土地附加值。充分利用好上级政府给予农民的优惠政策和项目资金,抓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科技能手,让农民熟练掌握新技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只有解决了农民的切实利益,老百姓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瓮安县国土资源局 潘俊杰

  民生五年铸辉煌

  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读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浮现在我的眼前,确实“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改善民生最辉煌的五年。梁中华、唐国学、陈其正等人走上了富裕路,在范大友的带领下民权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新农合帮助冷国璠妻子治愈了妇科病,这些都是改善民生的结果。在我的家乡,长期以来农民群众运送物资都是靠人背马驮,去年乡政府解决了13万元修建了一座桥和1.8公路长的通组公路,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说句实话,过去的五年,一件件民生工程办得实实在在,办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上。

  兴义民族师院09级人力资源管理系 杨勇

  德政工程 温暖民心

  品读上期视点,令人豪情满怀。《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中的人和事,就好像发生在我的身边。“十一五”期间,在加快发展,财力增强的同时,全省各级政府及部门,把关注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加大投入,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惠及广大百姓。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温暖民心,名垂青史。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公共财政的阳光照得各族同胞心里暖洋洋,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06年以来,全省各地先后实施了新一轮扶贫攻坚、农民文化家园建设、危房改造、石漠化治理、农村饮水安全、新农村建设、医疗保障、种粮直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等一系列民生工程,让百姓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建设成就,为“十二五”期间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镇市新闻中心 耀家昌

  与民共享发展成果

  认真拜读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我认为,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历史上各行各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时期,同时也是改善民生取得成绩最为辉煌的时期。和全国一样,随着党的惠农强农政策的深入实施,近年来我省广大农民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受到了许多农民群众的交口赞誉。但是,贵州仍然是“欠开发,欠发达”地方,改善民生仍然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牢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我们的发展一定要依靠全省各族人民,我们的发展都是为了全省各族人民,我们一定要让全省各族人民共同享受到最好的发展成果。

  大方县响水乡农业服务中心 杨顺祥

  民生工程暖民心

  “十一五”之初,“民生工程”一词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十一五”规划走过的五个春秋,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幸福答卷”,情动百姓,温暖民心。改革发展的成果最终一定会惠及老百姓,让老百姓分享发展的成果,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科学发展的主旋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笔者以为,需要通过培训农民,转移富余劳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从实际出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平衡发展等途径,着力解决“三农”问题,让民生工程切实改善民生。(江口县民和民族乡政府:唐刚)民生五年铸辉煌

  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读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感人事迹浮现在我的眼前,确实“十一五”时期是我省改善民生最辉煌的五年。

  梁中华、唐国学、陈其正等人走上了富裕路,在范大友的带领下民权村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新农合帮助冷国璠妻子治愈了妇科病,这些都是改善民生的结果。在我的家乡,长期以来农民群众运水物资都是靠人背马驮,去年乡政府解决了13万元修建了一座桥和1.8公路长的通组公路,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说句实话,过去的五年,一件件民生工程办得实实在在,办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心上。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2009级人力资源管理系 杨勇

  让农民乐享“新农村”大餐

  细读《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让我们深切地感到,贵州各级政府加大对改善民生投入力度,切实为民办实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让农民乐享“新农村”大餐。

  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新要求,是要更加关注民生,努力解决村民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这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贵州抓环境促村容村貌改变,抓项目带领群众致富,抓结构调整促生产发展,抓班子促民主管理,抓文化活动促文明新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贵州落实一系列利民、惠民的措施,让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新的气象与憧憬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催生了新的精神世界,让每一位村民真正体会到党的温暖。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各级各部门要在党的光辉政策的照耀下,积极探寻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发展之路,稳把时代航标,缩小城乡差距,树立文明新风,描绘新农村画卷,共建和谐新农村。

  晴隆县纪委办公室 龙昌琳

  小康歌词里不能缺失民间文化传承

  民间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根植于山区广阔的农村土地,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历史和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随着经济建设的快步发展,山区面貌日新月异,农民朋友生活越过越红火。但是,山区群众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却出现“断腿现象”,年轻人被经济发展冲昏了头脑,一味追求经济建设,缺少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其实,山区里掌握民间传统文化的老人健在的还比较多,只要找好办法,营造气氛,传承起来也不是那么难。

  一句话,经济发展上去了,民间传统文化传承跟不上,大山里唱的这支小康之歌也不算完美。只有经济和文化都发展上去了,尤其是与山区群众息息相关的民间传统文化发展上去了,这首小康之歌农民朋友才唱得大声,唱得开心。

  锦屏县委宣传部 谭元勇

  满眼春风润民来

  拜读《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一文,字里行间,好象一首动人的歌曲,无处不在彰显着和谐盛世的民生乐章,犹如满眼春风润民来,令人欣慰。

  润泽民生的危房改造政策、粮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补贴、农村低保和合作医疗、学杂费减免等强农惠农政策,已成为“十一五”人民群众创业、追求吃好、穿好、住好、娱乐好的时尚追求,犹如满眼春风一样,吹遍神州大地,温暖着人民群众的心窝,使农村处处呈现着漂亮的洋房、宽阔的乡村水泥路、流光溢彩的亮丽村庄、哗啦啦的自来水、穿梭流动在乡村道路上的农业生产机械等等,把农村装扮得纷外娇娆,犹如绽放的花蕾,镶嵌在希望的田野上,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令人高兴地沸腾起来,一路奔向小康。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机局 石齐周

  吹响开启新征程的“冲锋号”

  近来,认真拜读了视点栏目推出的以“‘十一五’旅程回访录”为题的特别报道,尽管还有三期三个专版“未识庐山真面目”,但一阵又一阵催人奋进、鼓舞人心的开启“十二五”新征程的“冲锋号”轮回在耳边奏响。

  《留在耳畔的回声》展示了“十一五”期间我省交通的大跨越;《他们没有走》讲述了一个个平凡的人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地为“十一五”增墨添彩;《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描绘“十一五”期间所展现出的一幅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

  注定要在新中国历史上大书一笔的“十一五”留给我们是信心,是动力,让我们沿着“十一五”的轨迹书写“十二五”的精彩。

  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龙拥军

  民生答卷暖人心

  带着愉快的心情阅读完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一次次感动撞击心扉。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实施了城乡低保、农村危房改造、“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惠民、育民、便民、健民、安民、富民的民生建设,不仅涉及的面广,投入的资金多,而且与老百姓日常生活休戚的衣、食、住、行、医等息息相关,就像春天的喜雨一样,一点一滴地渗入到广大老百姓的工作生活之中,极大地提高了民生幸福指数,“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刚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要求新部署,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个五年,一幅更加精彩的民生画卷必将呈现在眼前!

  松桃自治县民政局 龙跃飞

  引导农民加速富裕

  《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告诉了人们,现在的农民在各级政府好的政策引导下,贫穷的农民在自己的努力下,脱了贫,富裕了,过上了小康的生活,这就是“十一五”带给农民的福祉。进入“十二五”,各级政府要更加念好农民富裕的经,如何引导农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应该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民要致富,是有无限的内力的,也能够为自己过上小康生活给力。他们缺的是政策的引导,缺的是科学发展,缺的是在自己的乡村,发展什么才能让自己早日走出贫困之路。“十一五”有了好经验和做法,“十二五”怎么样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农村经济,更好更快让尚没有小康的尽快小康,各级政府一定认真调研,认真谋划,认真帮助农村转变生产结构,让农民在科学的产业发展。政府给出好的引导,加上农民无穷的创造力量,农民就一定实现全面小康。

  省残联 赵欣林

  曲曲欢歌颂盛世

  读罢上期视点《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我感慨万千,倍受鼓舞,催人奋进。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河上下,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奏响神州大地,全国农村面貌、人民生活水平、人居环境、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各项基础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历历在目。硕果累累,辉煌灿烂的“十一五”即将过去,一个充满希望、满园春色的“十二五”的第一个春天即将到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她的到来,拿起我们手中的画笔把她描绘得更加灿烂多彩。文章所写到的人和事只是我国农村变化的一个个缩影,纵观神州大地,每个角落都是一样的令人欣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成绩斐然,让世人惊叹。

  昨天,水深火热,生活贫困,我们铭记;今天,米袋子满了,饭桌子丰盛了,口袋子鼓了,我们珍惜;明天,激情四射,前途无量,我们奋起。生活在衣食无愁年代里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多美好,让中国这条巨龙永远翱翔在七色的蓝天下。

  黎平县委党校 龙旭云

  衣食住行是民生之本

  阅读了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之后,才真正感受到“十一五”这五年,是“民生五年”,是新农村建设成果最显著的五年。在这“民生五年”里,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改革使农民普遍得到实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差距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

  长期以来,农村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民。现在,有1.5亿农村孩子不再交学杂费,没有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的农村孩子,大大降低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国各地,极大地减少了因病致贫的农民家庭;4800万农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生活无依靠的农民也能老有所养。

  在这“民生五年”里,农民赚钱的路子多了,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改善了,现在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而是要求吃得营养,穿得漂亮;很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做到既能照顾好家庭和孩子,又能赚到更多的钱,盖上属于自己的房子,永远告别那墙壁用竹条编好再用牛粪糊上去的木瓦房。

  普定县太平监狱一监区 李太发

  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读罢上期视点《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文章后,确实让我感慨万千。在“十一五”期间,由于民生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的关怀、重视和支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人们的腰包已渐渐鼓了起来,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逐渐变得丰富多彩。就连长期未能解决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老大难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已得到了具体解决。新农村建设五年以来,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基础建设得到了长足的改善,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在“十一五”期间,人们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所以“十一五”又被人们誉为“民生五年”,期间取得在成就将会永远载入善待民生的史册。总而言之,“十一五”期间的民生建设和所取得的各种成就,是交给人民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遵义市鲲鹏书画工作室 欧阳银坤

  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上期视点文章《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是一曲非常优美动听的“乐章”。她“唱”出了祖国亿万农民翻身后扬眉吐气、兴高采烈的精神风貌和心声。既是960万平方公里翻天覆地变化的真实写照,又是广大农村沧桑巨变的缩影。

  听起这支“歌”,自然就会想起过去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情景。早年据说中国综合国力居世界第70多位,心里就感觉真不是个滋味,不知啥时候才能摆脱这个困境。那时候人们连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吃饱饭都是一种奢望。至于穿衣嘛,根本就还提不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因为冷冻受不了的时候,可用蹦跳或干重活的办法来增加身体的温度。想起那时候是多么的多可怜!

  而今,国家已再不是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国家富强了,人民群众的负担减轻了。而今人们已不再只是求个温饱,而是有了更高的追求——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唱好、跳好……家家户户要有车、有房、有小银行!

  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是怎么得来的?是坚定不移走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引的改革开放道路,打开国门,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松绑手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所取得的。

  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要要居安思危,加倍努力,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松桃苗族自治县 石敦奇

  喜看山乡奔小康

  秀丽的黔山贵水,滋养了善良纯朴的贵州人,蜿蜒崎岖的山路,却阻隔了山里人通往小康的道路。吃水难、耕作难、上学难……山里人什么时候才能过上舒心日子?

  看!岩上村的农民靠养鸡致富了,石板村的水泥路修好了,民权村的蓄水池建起来了。栗木乡的农民在家乡办了厂,富起来的农民盖上了新房、开上了小车。职业学校为地方培养了适用性人才。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使农民解决了就医的难题。富起来的丁家寨农民唱起了花灯戏……

  读了《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感触万千: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富,换思路。要有党的好政策,还靠省委好领导。全省人民齐努力,咱奔了小康奔富裕!

  盘江六盘水装备制造公司铸造车间 张磊

  祝愿贵州的明天更美好

  读完《大山里唱一支小康的歌》后,感慨万千,不由被文中那一个个自强不息、催人奋进的镜头所感动。禁不住敲击键盘,一吐为快。

  无论是被人们戏谑为“鸡保姆”的梁中华夫妻俩,还是开着小轿车去养猪的农民陈其正,抑或是把浙江开办的锡箔纸加工厂搬到家乡来的张平等,都是 “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贵州精神的生动诠释。将文中一个个不懈奋斗、奋勇争先的事例串联起来,就是一段贵州人在直面贫困、奋起直追、薪火相传的可歌可泣的艰辛岁月。

  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大背景下,贵州如何利用优势,抢抓机遇,逆势而上,破围而出。关键在于政府如何正确引导老百姓转变思想观念,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贵州人都值得深思的命题。也是我们贵州亟待破解的瓶颈。祝愿贵州在“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描绘出更加绚丽多姿的画卷,谱写一曲富民强省的新华章。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