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 1
  2. 2
  3. 3
  4. 4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不断开创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发挥政策合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5-03-20 9902人阅读 0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

2.jpg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应的扶持激励政策涉及科技创新等很多方面,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集成,形成政策合力,提升整体效果。

  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政策支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经济增长点的来源,也是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抢占的产业制高点。目前,一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尚面临技术不成熟与市场不成熟的双重制约,需政策措施的引导扶持,以突破自然状态下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

  二是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科技创新涵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全链条,既包括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前沿交叉技术及与部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紧密相连的关键核心技术,也包括传统产业中的外围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等。这个领域的政策主要以提高创新主体积极性、促进其加大创新投入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除了创新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政策外,还包括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三是支持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政策。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离不开各层次的科技人才,既包括科学家、技术研发人员、工程师、技术工人等,也包括企业家,需要教育体系培养出足够数量、具备相应才能的各类人才。整体来看,我国各级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还需在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同时,需建立一套包括人才队伍培养、人才有序流动、人才评价激励等内容在内的系统化人才政策体系,以利于各类人才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一些相关政策也直接或间接对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形成影响。例如,在金融政策方面,多样化融资渠道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耐心资本对于未来产业从萌芽、发展到成熟至关重要。又如,高水平开放政策有利于更好利用国外市场与资源,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由于各项政策的实施分散于不同主体,如果没有进行系统集成,那么多项政策就难以形成合力。特别是在政策体系规模较大的情况下,部分政策可能会成为短板而拖累整个系统效率的提升,甚至不同政策之间会出现“打架”状况,影响政策体系的整体效果。因此,要实现政策效果最大化,就必须紧盯新质生产力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核心目标,强化政策系统集成。

  从长期来看,政策系统集成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在动态变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技术创新是不断突破和发展的,与之相对应,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产业与技术构成、内部要素结构、发展条件等不断演变。例如,目前的未来产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熟,逐步步入新兴产业、一般性产业阶段,在此过程中,相关政策内容可能会有所改变。又如,随着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将得到更好体现,政府发挥作用的范围、力度需要与市场机制更好协调,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政策也会发生动态变化。因此,只有在较长时期内坚持政策系统集成,且保持更广视野,才能保证政策始终保持在一个系统性框架内,进而保证系统效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政策系统集成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前沿交叉技术能力提升且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是决定一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的关键所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直接原因便是无法集成技术创新质的跨越所需要的支撑体系,难以实现以创新驱动替代要素驱动。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支持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强化政策集成、促进政策形成合力,必然会使这一优势产生乘数效应,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强化政策系统集成,应注重横向集成,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动态地进行集成。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需要在横向上予以协同,保证各项政策之间方向一致、彼此支撑、有效协作,发挥出最大潜力。

  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备不同特点,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制约条件各不相同,发展的相应政策也有较大差异。这就需将内容各异、侧重点不同的相关政策予以系统集成,既体现出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政策差异性与针对性,又将纷繁复杂的政策统一在一个政策系统之内,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及经济不断发展,还应及时根据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状况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动趋势,与时俱进调整政策体系,在动态中保证不同政策能够彼此配合。特别要注意新政策与旧政策之间的有效衔接,防止新旧政策衔接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及宏观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部门对政策方向、内容把握会有差异,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出现波动以及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有些部门对政策实施的内容、力度会发生改变,甚至出现为了短期利益而偏离既定目标的现象,从而导致政策实施效果无法达到最优。在这种情况下,应系统协调不同部门的政策实施,形成整体效应。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0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