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2024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4年底,我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数超过2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2个百分点,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6300亿元。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我国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新动力、新机遇。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长久以来,农业被认为是低成长型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普惠效益和溢出效益,助力农业优化升级,是当前三农发展的重要诉求。一方面,数字化助力农业现代化。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农业生产深度融合,越来越多“新农具”用于农业生产,解决了农忙时劳动力不足、传统耕作方式劳动强度大等问题,为农业提质增效打下了基础。同时,用好数字化手段,发展智慧农业,也为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数字化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通过数字化激活乡村各要素,发挥本地优势地理资源和文化资源,逐步打造“数字+农业”“数字+文旅”等新经济业态。一场源头直播带货让优质农产品走向世界,打开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局面。而“村超”“村排”“村BA”等赛事的流量正在转化为乡村经济发展新引擎。
数字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治理效能。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是推进多级多元数字服务平台建设,以数字化提升乡村党务、政务服务水平。依托基层数字党建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员信息管理;创新运用“学习强国”组织群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数字政务系统和技术向乡村延伸,打造智慧村务平台,及时发布党政方针、惠农政策;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相融合,村民办理一般事务可以直接网上办、掌上办,少跑腿、更便捷,全面提升乡村政务服务效能。二是开展更广泛的村民自治,以数字化激发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通过各类网络终端,信息能够及时高效地传递给每个村民,同时也为村民发表意见提供了多元渠道,越来越多的普通村民利用手机参与乡村治理,与基层政府、村委会、社会组织形成高效互动,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数字乡村建设增强农民幸福感。数字乡村建设最终要服务广大农民,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数字乡村建设带来的产业发展新机遇,已经成为农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方式。便捷的基层服务,更是让农民不出村就能办事,真切体会数字红利的幸福感。不仅如此,数字乡村建设正在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助力城乡融合发展。随着网络等基础设施在乡村普及,数字技术改变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更改变了农民的思维。越来越多的农民拥抱互联网,学习并掌握网络技能和数字素养,主动探索出更多数字与乡村结合的新模式新方法新技能。乡村是拥有无限可能的美丽乡村,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要靠农民来实现,这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人”正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践行者,也是促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产业发展到人的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已经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数字乡村建设不能“齐步走”,更不能一蹴而就。当前,不是所有乡村都实现智慧农耕,也不是每个乡村都能享受“村超”等流量红利,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一方面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筑牢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特别是对数字基础环境一般的地区要客观评估、明确发展方向,适度扶持,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另一方面夯实“数字+乡村”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农民获得感。应立足乡村自有禀赋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引介配置数字技术。鼓励政府、社会机构等多主体参与,确保建好的数字设施建得起也用得上,让数字红利惠及广大普通农民。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