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突出因地制宜

时间:2024-05-22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

3.jp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成为各地各部门各类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法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突出“因地制宜”,关键要聚焦重点领域,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形成大胆闯、大胆试的发展氛围。

  产业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三篇文章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要把传统产业作为重要抓手,坚持让“老树发出新枝”。传统产业不能被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潜力巨大。因此,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开展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设备更新,以新设备为基础,不断培育和发展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动能更足的新质生产力。二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阵地,坚持让“小树长成森林”。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应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龙头,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孕育出一批万亿级的新型支柱产业。因此,要探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加快梯队培育,在全国产业基础好的地区遴选新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三要把未来产业作为先手棋,坚持“耕地培土早春播”。从中长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要看育苗的土壤是否好、播下的种子是否多。培育未来产业不能用大水大肥漫灌的办法,而要鼓励地方探索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加快构建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应用场景体系、科创资金体系等,为未来产业提供完善的孵化服务,梯次培育未来产业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

  创新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从0到1’的原始创新、‘从1到100’的工程创新、‘从100到N’的应用创新”三类创新中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立足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开展“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围绕科技探索与技术源头供给,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核聚变、前沿新材料、深地深海等重点赛道,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让新质生产力在实验室萌芽。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功夫,继续部署开展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并发动全社会力量将大科学装置最新重大成果不断用于实际。二是立足于发挥海量应用场景优势开展“从1到100”的工程创新,围绕技术熟化与产品转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细胞工程、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制造等重点赛道,通过融合工程技术迭代熟化与应用场景建设,加快开发供需适配的未来产品与服务。要用好应用场景优势与工程师红利,整合优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开展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熟化,让重大科技成果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就地转化。三是立足于发挥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基础优势开展“从100到N”的应用创新,遴选部分技术趋于熟化、工艺相对完善、大规模产业化处于“临门一脚”态势的突破点集中发力,积极打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生物制造、3D打印材料等标志性产品,让更多科技成果真正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要用好我国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优势,加快产业政策、监管模式、投融资体系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提供保障和支撑。

  空间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创新城市走在前列、重点区域挑起大梁、中西部地区发挥特色”的区域协同中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同地区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应用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套用一个模子、不能搞齐步走,要注重在什么土壤播什么种子。一是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科教资源优势突出的创新城市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这些城市拥有国家实验室、大院大所、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优势,需要整合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未来技术产业化的全流程要素资源,超前部署一批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与创新平台。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布局打造若干全球技术策源地,需要鼓励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城市与国际友好城市结对开展科创合作。二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的重点区域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这些重点区域是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主要承载地,可通过链主企业、产业联盟等开展集成创新、应用创新,最大限度发挥“科学家+企业家”的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重点区域增强用地、用资、用能、用数等要素保障,推动重点区域形成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平台共建、生态共融机制。三是广大中西部地区要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既要避免一哄而上抢风口,又要避免认为新质生产力高不可攀而不敢作为。中西部地区拥有传统优势产业与特色应用场景,需要聚焦细分赛道发力,着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企业。

  企业布局上遵循“因地制宜”。在统筹做好“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协同中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摒弃一味地追求短期投资收益、铺摊子、赚快钱,既需要央企国企发挥顶梁柱作用,也需要民营企业释放活力,各自发挥优势、打好组合拳,新质生产力才能加快形成。一方面,央企国企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形成更多科技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贡献了全社会70%的技术创新成果,涵盖了80%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90%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要更好发挥其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作用。总体来看,要因地制宜加快培育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初创企业等,发挥各类企业的创新优势,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