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发展 ...
李强在湖北调研时强调:以只争朝夕奋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中 ...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10篇新年贺词” ...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 ...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五次专题学习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时间:2024-02-2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学习时报

2.jpg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在逐步深化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他先后提出“小康”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等,一步步充实和丰富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涵,为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到发达的西方国家或中国周边快速发展的国家、地区出访考察。从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邓小平在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出访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出访考察中,邓小平与其他领导人感受相同:中国当时的状况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通过实地走访,邓小平对现代化有了新的认识。在日本,当他在日产汽车工厂看到高于我国几十倍的劳动生产率后慨叹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1978年9月12日,他在朝鲜同金日成会谈时也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同年10月10日,他在会见联邦德国新闻代表团时坦率地承认,中国“同发达国家相比较,经济上的差距不止是十年了,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可能是五十年”。

  鉴于深刻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在1979年党中央酝酿决策国民经济调整时,邓小平深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在基础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究竟要怎么走?1979年3月21日,经过慎重思考,他在会见英国客人时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之所以称之为“中国式”,主要是针对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言。几天后,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又概括为“中国式的现代化”。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他向全党公开阐释了“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新概念,提醒全党: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是“底子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全国人口有九亿多,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农民”“土地面积广大,但是耕地很少”“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他郑重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是邓小平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出发,在深入研究中国发展实际基础上确定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他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政治品格,表明中国人民在西方现代化发展路径之外,开始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从“小康之家”到“小康六条”

  邓小平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不同于以往以生产的高指标为目标的现代化,而是从人民群众吃穿用实际出发的现代化。他用“小康”形象化地描述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体现着他对人民群众早日过上富裕生活的热切期盼。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回答大平正芳对于中国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问题时,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这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接着,他着眼于人民生活,提出了以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来衡量小康的标准,即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小康概念的提出,使得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宏大的国家战略具象为与每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美好生活追求。从此,“奔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中国式现代化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为验证小康目标是否符合实际,邓小平于1980年六七月间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考察调研。7月22日晚,他在专列上听取河南省有关小康水平的测算后说: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你们算账的数字是“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和计算,邓小平在当年10月将小康目标调整为800至1000美元。根据邓小平的设想,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描绘了到20世纪末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蓝图。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崭新起点。

  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能不能如期实现,是邓小平最放心不下的问题。1983年2月,他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进行调研。十多天的时间里,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看城市、看农村,看群众的房子、家用电器的配备,看城乡居民的精神面貌。他十分关心“翻两番”能不能如期实现,“小康水平”究竟能给群众生活带来多少变化。在苏州,当了解到当地准备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后,邓小平马上追问: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江苏的负责同志作了具体汇报。

  返京的列车上,当有人问到邓小平此行的感受时,他满意地说:“人们喜气洋洋”。3月2日,他召集几位中央负责同志开会,介绍了调研了解到的“小康水平”的社会状况: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住房问题解决了,就业问题解决了,人不再外流了,中小学教育普及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再次谈起这次苏州之行,称赞说,“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

  邓小平苏、浙、沪之行调研的结果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小康社会6条标准。较之此前的“小康之家”,“小康六条”除了收入标准外,还涉及就业、教育、文化、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社会发展目标,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一深刻的实践要求。

  “三步走”,中国现代化70年发展蓝图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小康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代化70年发展蓝图,即“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蓝图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

  早在党的十二大召开前,邓小平实际上已经在思考“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轮廓。1980年11月11日,他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说:“中国要摆脱自己的贫困,绝不是本世纪末的事情,甚至于还需花下个世纪的一半时间才能达到”。1982年8月21日,他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说:“我们摆在第一位的任务是在本世纪末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这就是达到小康的水平。如果能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情况就比较好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取得了一个新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经过几年实践的检验,邓小平在1984年下半年形成了翻两番任务肯定能够实现的明确判断,因此,他开始提出下一步如何走的问题:“翻两番还有个重要意义,就是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就可以接近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从1986年开始,他细化70年蓝图中后50年的设想。他在会见外宾时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有了本世纪末的基础,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将更加强大,对世界和平就更加有利”。

  把这个蓝图变成“三步走”发展战略,变成全党共识和国家大政方针,整整花了7年时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时才逐步完成。

  邓小平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设计了中国现代化70年发展蓝图,这是他留给党和人民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大风大浪,他始终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紧紧咬住这个目标不放松,直到干好干成。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他谆谆叮嘱党的各级干部:“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上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说:“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在一天天走向繁荣富强,中华民族正在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2017年,党的十九大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作出新的宏伟擘画,把邓小平规划的中国现代化70年发展蓝图中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时间提前了15年。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接续奋斗,勇毅前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