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铜陵,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收获金灿灿麦穗的同时,粉碎后的秸秆就地还田。在湖北襄阳,536万亩小麦已收获八成以上,当地正积极组织小麦烘干晾晒工作。在河北,小麦进入灌浆期,农民们正抢抓农时,利用自动化平移式喷灌机对小麦进行浇灌。眼下,小麦主产区正从南到北迎来收获,各地纷纷抢抓农时,做好夏粮增产基础工作,保障粮食收产稳,让我们更加有底气端牢中国饭碗。
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将保障能力强作为农业强国的首要特征,再次彰显了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把政策扶持赶在前,奏响三夏“奋进曲”。全国近97%以上小麦要靠机收,30%小麦需要跨区作业,成熟后适收期一般仅3至5天,时间紧、任务重,在国家出台的扶持“政策包”的基础上,各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还应主动作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出硬办法、拿出硬举措促进多方部门联动,打通保障人员和机具畅通无阻、农资运输配送高效有序等方面存在的堵点。要切实加强机收组织服务,开通农机绿色通道,对跨区机收作业人员实现政策扶持,保障相关人员和机械畅通无阻;密切跟踪调度机收作业供需对接情况,统筹调剂机具机械等服务,以优质政策保障有效激发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让农民收粮有支持、收粮有保障,确保粮食安全“开门稳”,为夏粮稳收提供坚实保障。
把农技服务送在前,跑出三夏“加速度”。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高校科研对接持续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田基础设施,种业振兴行动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展望“三夏”的主战场,要强化日常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功能,稳定队伍、完善机制、激发活力,以科技赋能农业,尝试探索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将农民嵌入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中,以农业科学技术提升农户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能力,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为夏粮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把队伍保障挺在前,凝聚三夏“向心力”。耕农作,突出一个“引”字,要推进各级党组织把抓好“三夏”工作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产业落实到村、政策落实到户、包联落实到人”的要求,压紧压实“三夏”生产责任,形成“上下一心、齐心协力”的生动局面;耕农作,突出一个“带”字,要强化农技推广人才进农村、下田地,充分发动农技专家、高校力量、基层干部等进入田间地头,以“田间指导+精准服务”的方式,积极引导农民因时、因苗、因墒调整优化夏收、夏种、夏管,通过多方人才聚力,为夏粮创收不断赋能。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用政策扶持强建根基、使科技服务浇灌土地、以队伍保障孕育生机,让“中国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成色更足,聚集新要素、激发新动能,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