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劳动力供需态势发生了显著改变,进一步促进就业、推动高质量就业的举措需要突破传统的就业扶持和保障托底等政策内容范畴。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多层级人力资本构成的劳动力全面更充分高质量就业,成为夯实共同富裕目标的根基。对此,需要积极探索以劳动需求方为切入点的就业支持体系,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的综合效应以及全方位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通过激发企业的活力并依托技能劳动力完成转型升级以实现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夯实共同富裕的根基。
一、发展阶段变化急需就业政策拓展更广泛的内涵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供求态势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人能够从劳动力市场中获得就业机会,人力资本获取相应的回报,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好地发挥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支柱作用。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涵义不仅旨在保障当前就业,更要针对实时发生的新状况进行动态调整,在长期形成全面促进各个群体就业、支撑经济创新发展的健康生态。因此,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目标需要拓展积极就业政策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充足的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同时依靠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技术效仿获得了制造业特别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效仿的赶超阶段,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适配的是大量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非技能劳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模式以劳动供给和需求方都对应人力资本构成单一、数量庞大的低技能劳动力为特征,因此供需双方是匹配的。这样的产业模式和劳动力供给态势也的确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丰厚的红利。
劳动力市场的两个重要方面分别是需求和供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传统的就业支持政策也更多聚焦于对大量同质性低技能劳动力托底性质的支持和保障。进一步地,伴随着我国人口和劳动力供求态势快速转变,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更多关注于中国劳动供给态势和特征。不容忽视的是,在劳动供给发生重大转变的同时,劳动需求方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当前劳动力成本已经大幅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型需求更高技能和受教育水平的劳动力,企业的机器替代、智能替代正悄然并快速发生。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如何有效地促进就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就业政策不应再局限于以往对于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托底保护,需要及时充分理解把握中国劳动需求的态势、特征,充分发挥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劳动需求尤其是对不同技能劳动力需求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探索并建立更全面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成为积极就业政策重要的全新重点范畴。
二、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及其突出表现
我国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人口态势和劳动力供求关系转变迅速。在劳动供给侧的劳动力数量方面,生育率放缓、老龄化加速,人口和劳动力式微;在质量方面,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人力资本构成多样且复杂。当下和未来一段时间,劳动的供给和需求方在数量上都有所缩减,但构成更加多样复杂,劳动力供需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且复杂。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仍然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相关形势和政策手段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用人单位等微观主体的需求总体偏紧偏谨慎。不容忽视的是,经济主体一旦受到冲击,即便外界环境未来变好,其恢复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甚至最终难以得以恢复,这必将波及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带来显著影响。
从具体就业状况上看,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一方面制造业用工紧张,实体经济的劳动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大量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不能匹配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典型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体现。
三、以需求侧举措、前瞻性手段促进高质量就业,夯实共同富裕
如前所述,除了传统对大量低技能劳动力的托底支持和保护等就业政策及社会保护举措外,促进就业、实现高质量就业尤其需要瞄准针对构成丰富的各层级劳动力的全面就业支持,其中不乏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扶持政策等经济手段以及构建更全面人力资本积累体系,此外还应辅以构建就业缓冲带避免短暂就业冲击等方面。
(一)发挥宏观经济政策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作用
企业是经济活动以及就业吸纳的主体。传统发展模式下,就业支持政策聚焦于对大量同质性低技能劳动力托底性质的支持和保障。而在新发展阶段,可期望更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劳动需求侧发挥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对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可借助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缓缴等政策,助力其发展以实现对就业的吸纳。除此之外,更应广泛探索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促进政策,全面鼓励和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和创新行为,以一揽子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乃至扶持企业转型创新的产业政策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创新经济的形成和对高质量就业的促进。
(二)构建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缓冲带,避免短期就业冲击
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尤其困难,其与劳动力市场的初次就业匹配的摩擦性失业时间延长,为避免这一过程最终演化为长期深层次结构性失业,需构建校园到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缓冲带。对此,可建立大学生离校后相关服务体系,继续提供图书馆、自修室、就业指导等服务,为毕业生适应劳动力市场或继续升学备考提供稳定环境;创造大学生就业蓄水池,在扩招公务员指标和研究生招生指标等传统领域的潜力空间式微的条件下,探索匹配大学生技能和人群特征并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领域及相关岗位。
(三)前瞻性的教育顶层设计刻不容缓
最后,更长期的举措在于加快教育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具有前瞻性的顶层设计,提高入学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面对快速变迁的技能需求,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应该建立在科学预测未来劳动力市场专业需求的基础上。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统筹通识教育、专业性教育与技能性培训的内容和构成,依托发展经验、大数据信息和先进数字技术预测行业发展及其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方向,制定更加全面精准细致的专业招生和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