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受国际环境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守住粮食安全成为今年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因此,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有利于粮食安全的硬举措。遗憾的是,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背景下,依然有与民争地者,在良田上搞“非粮化”生产,更有甚者不顾粮食即将成熟,直接干出毁青苗和割青苗做饲料的荒唐事来,给粮食安全蒙上了阴影。对此,笔者想起了为我国粮食安全操了一辈子心的袁隆平先生。我想说, 确保 粮食安全是对袁老最大的缅怀。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我们之所以对袁老有万般不舍就是因为他为我国粮食安全、世界粮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解决了我们吃饭的问题,为全人类远离饥饿铺就了希望之路,留下了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
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字里行间,他那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精神令人拍手叫绝;他那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催人奋进;他那淡泊名利、心系人民、胸怀世界、造福人类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精神源自实践,实践产生贡献。回顾袁老的一生:第一、袁老所从事的事是研究杂交水稻的事,是事关人民吃饭的事。他之所以要研究杂交水稻,是因为如果没有饭吃,什么都谈不上,什么事都干不成。第二、袁老坚持一辈子只做人民吃饭的事——研究杂交水稻。在半个世纪里,他始终坚持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哪怕是生命弥留之际还问试验田的稻子怎么样。第三、袁老坚持把人民吃饭的事做好。他成功地将水稻产量从每亩400公斤提升到600公斤,再到800公斤以上,在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同时,还把中国杂交水稻推广到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袁老的实践和贡献,世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长西瑟罗纳先生说:“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可见,袁老那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范所产生的实践就是以研究杂交水稻为载体,一辈子为百姓解决吃饭的问题,为粮食安全作贡献。他以此为根,逐步形成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彰显了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有根才能枝繁叶茂。根之不存,魂将焉附?今天,我们要学习袁老的精神,就得牢牢抓住“粮食安全”这个根。如果连粮食安全都没有守住,那么学习袁老就是一句空话,非但没有积极意义,相反是对袁老的一种讽刺,是对他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的亵渎。
如何才能守住粮食安全?一是要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控“非粮化”,抓紧抓实种子芯片的研发。二是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钱赚、多得利,让地方抓粮有义务、有责任、有回报。三是要推进经营服务创新和推进农业机具创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在主张节约粮食的同时,对于那些敢破坏国家粮食安全的不义不忠之举,要敢于亮剑,从严从快从重打击犯罪者,处理姑息纵容者,惩戒失职者,教育观望者。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打心底学习好、传承好袁隆平这个楷模的高贵品质和崇高风范。(石金鹏)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