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稳定“三农”压舱石 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1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光明日报

4.jpg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针对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交织的复杂形势,做好“三农”工作,必须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稳住基本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国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

  狠抓关键要素,确保农业稳产增产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同时,我国农业发展基础依然薄弱,确保粮食等初级产品稳定供给的压力依然较大,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必须狠抓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首要任务。无论是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各地政府都要担负起粮食安全的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产粮大县加大奖励力度,创新粮食产销区合作机制。同时,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在主产省的产粮大县实行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全覆盖,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放心种粮。

  严守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的优先序,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完成。确定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大力推进种源等关键技术攻关,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和精准鉴定评价,实施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推进重大品种的研发与推广。贯彻落实种子法,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特别要加快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和设施园艺小型机械、高端智能机械的研发制造和推广运用。

  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活动,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效衔接。

  多措并举,保障农民稳步增收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农业生产成本上涨,农业经营收入受到挤压,实现农民稳步增收的难度较大,必须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保障农民稳步增收。

  巩固脱贫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是长远之计,对前期帮扶产业要持续支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压实就业帮扶责任,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实行动态管理,扩大参与面。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的支持力度。

  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通过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新“三品一标”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丰富农产品营销手段,提高农业市场价值。农业大县可以加大力度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农产品加工业。区位优势显著、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特色明显的乡村可以着力发展农旅结合的休闲产业,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联合教育部门,将符合要求的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纳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学学农劳动实践基地范围。

  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和商业体系,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对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给予支持,推动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点布局,发展“多站合一”的乡镇客货邮综合服务站和“一点多能”的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加大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为农民就业创业创造更多机会。

  加强乡村建设和治理,实现农村稳定安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特别是经过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后,我国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初步扭转,农村生活垃圾收储运处置体系全面建立,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推进,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但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依然存在明显差距,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造宜居生态环境。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和畜禽粪污资源化,支持农膜科学使用回收和秸秆综合利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加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力度,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促进生态保护修复。

  持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从农民需求出发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农村户用厕所改造,加快干旱、寒冷地区卫生厕所适用技术和产品研发。农村污水处理难度大,需要分区分类逐步推进,首先以人口集中村庄为重点,加快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以村庄有机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设施建设为重点,探索就地就近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路径。结合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打造宜居宜业的农村生活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加快补齐便民生活设施短板。乡村公路建设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和水源保护,推广实施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和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城市供水管网向周边村镇延伸。因地制宜推动农村光伏、风电发展,推进农村生物质能源多元化利用,强化清洁供暖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进一步完善农村房屋建设标准,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以县域为重点,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教育、医疗、养老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行动。以信息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智慧农业和数字化管理为抓手,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等的发展,推动遥感卫星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推动农业生产加工和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立和推广应用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数字惠民便民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加快数字乡村标准化建设。

  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文化惠民活动资源,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歌、“村晚”、广场舞、趣味运动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的作用,推进村民自治。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乡村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平安稳定。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1日 06版)

  作者:贾广东(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王莉(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