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以“三稳”护“三农”,长期关注农业农村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们,聚焦了这样几个话题!
“内外组合”促进乡村发展
在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据梳理,这件事要做好,在产业形成上需要内外组合——县域内要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争取形成“一县一业”;县域之外要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我认为这是以县域为主阵地,夯实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基础、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表示。
在霍学喜看来,通过优化县域创新创业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并向县域延伸,有助于缓解大中城市的发展压力,也有助于营造有效的县域市场经济环境。同时也要看到,通过加强县域基层组织体系创新和产业治理能力提升,促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将有助于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业态,进而提升县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
“展望未来,建议借鉴我国在创建产业开发区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创建特色明显和优势突出的县域产业园区,并持续创新和完善县城产业服务功能。同时,我们也要合理规划县域经济功能区,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可为传统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发展和现代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霍学喜建议。
“扶旧建新”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提到推动重点村发展乡村作坊、家庭工场等营生,就不能不提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加快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严格规范村庄撤并等工作。围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提到的“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河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社岭有话要说。
在范社岭看来,当前,传统村落总体上处于自生自灭的“老龄化、空巢化”状态,很多传统村落因年代久远而导致建筑破败不堪,空心村现象日益加剧,缺少应有的维护修缮,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损毁。“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干部急功近利追求政绩与旧城改造决策引发建设性破坏。部分地区在旧村改造中存在求新求洋的偏向和建设‘新村庄、洋农村’的形象工程,造成大量富有优秀民族特色的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乡土建筑遭受建设性、开发性破坏。”范社岭表示。
谈及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范社岭建议,在科学制定《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建立专家审批巡查制度,加强实施规划的动态监控的同时,我们也要找出一条创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新路,实现有效保护与“整治环境,旅游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在这方面:要鼓励村民保护乡土建筑与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利用传统文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相结合,使传统村落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
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从作物保险到种植收入保险,再到农村医疗养老保险,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保险一词9次被提到,其要发挥的作用更是重千钧。“三农”保险在推动乡村振兴方面,有稳住基本盘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农业保险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提出,要围绕三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一是适应新形势新阶段,在“稳”字上下功夫——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基础产能,防止生产大起大落;稳定大中城市常年菜地保有量,大力推进北方设施蔬菜、南菜北运基地建设,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按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的目标要求,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
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在“扶”字上见真章——保险业既要积极参与三次分配机制建设,在实现共同富裕实践中,创新产品和服务确保不发生规模性因疫返贫现象,又要针对发现的因灾因病因疫等苗头性问题,及时落实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帮扶措施,巩固提升脱贫地区特色产业。
三是推进扩面增品提标,在“创”字上要成绩——进一步推广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扩大中央财政“以奖代补”试点范围,逐步将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纳入补贴范围,支持各地发展优势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满足多元化特色需求,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实现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主产省产粮大县全覆盖。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