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系统谋划, 扎实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此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内涵特征、总体思路和路径以及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全面阐述,是中央对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和实现路径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未来将从哪些方面重点发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深刻内涵和多重现实意义
进入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 这四个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实际上,共同富裕并不是新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时,就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进入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发展阶段,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深刻内涵和多重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对共同富裕作出重要论述,即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这一论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首先,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贾若祥看来,“富裕”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就是要把社会财富“蛋糕”做大做强;“共同”代表社会主义先进的生产关系,就是要把社会财富的蛋糕分得更公平、更合理。因此,“共同富裕”就是把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有机结合起来,让人民都能够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张建刚表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
其次,共同富裕是全面共富。不仅仅是富裕的物质生活,还包括富足的精神生活。张建刚强调,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单纯物质上富裕而精神上空虚。贾若祥表示,共同富裕是多维度的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而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共同富裕的内涵也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
第三,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在张建刚看来,共同富裕是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同等富裕。“所以,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不是人民群众均质化的‘一样富’,也不是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齐步走’,而是根据贡献大小有差别的共同富裕。”贾若祥如是说。
最后,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共同富裕是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 不是同一时间同等程度地实现共同富裕。贾若祥认为,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坚持循序渐进, 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在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进程中,既要遵循规律、积极有为,又不能脱离实际、吊高胃口,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使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
张建刚强调,要重点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必经之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说道。他进一步表示,首先,社会主义强调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将人从对生产资料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 共同富裕是手段,也是运行结果。其次,工业化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生产能力,继续发展需要强劲市场需求的牵引和支撑,必须挖掘内需增长潜力。
补齐短板,三大方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2035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
党中央在明确共同富裕实现的目标的同时,还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总结起来包括“三次分配”“限高、扩中、提低”等重点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重点需要瞄准以下几个方向,一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二是解决城乡差距问题;三是要解决收入差距问题。”贾若祥称。
在张俊伟看来,共同富裕是全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结果。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纠正发展不平衡局面、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从初次分配的角度看,需要完善国有资源管理、加强反垄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从二次分配看,需要加强所得税、财产税的调节作用,强化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创造条件开征遗产税、积极推动开征房产税等;需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政府对社保投入,提高保障水平;需要改善政府治理,增加教育、医疗、养老、公共休闲等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公共服务。从第三次分配角度,则需要树立健康、自律、互助、感恩的社会风尚,鼓励捐赠和公益,积极回报社会。
此外,农村、农民、农业是促进共同富裕的薄弱环节,做好三农工作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当前制约乡村振兴的一个重大障碍,是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张俊伟建议,应当以政府投入为依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持续提高保障水平,直接托底农村老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贾若祥强调,坚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对接,深入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 促进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建设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变革为抓手,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路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基所在。聚焦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
浙江是全国的先富典型,城乡差距指标、区域发展指标以及富裕程度等各项指标均走在全国前列。在实现共同富裕上拥有广泛的先行经验和较强烈的创新意识。据有关数据显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连续20年和3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城乡收入倍差为1.96,远低于全国。
专家表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浙江不断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城乡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备开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可以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既有利于发挥浙江的优势特色,又能成为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设置展示窗口和实践范例。
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6月11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通过。系统谋划,扎实推进,浙江率先迈出探索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的步伐。以高质量发展为方向,浙江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的重大举措,聚力突破,示范先行,全力打造共同富裕改革高地。
示范区建设的突出亮点之一就是科技创新、数字变革。大力推进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数字化改革,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核心动力。“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尤其在数字经济时代,要通过科技创新、技术创新等新技术手段,让人们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表示。因此,在这次改革过程中,浙江统筹推动数字化改革和共同富裕,重塑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关系,以数字赋能推动政策集成化、精准化,探索构建数字化时代有利于共同富裕的新规则、新政策、新机制。
贾若祥表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筑牢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创新体系,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效益;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带来的机遇,深化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保障不同群体更好共享数字红利。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林学军强调,还要注重利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的农林牧渔业,使其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缩小各行业的差距。加强利用数字经济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实现价值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信息链的有机整合,给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激活更多的市场主体,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奠定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
此外,在基本改革体系框架基础上,结合中央《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和浙江《实施方案》(2021- 2025),浙江还进一步细化实化改革举措,构建多层级多领域的改革试点矩阵,以点带面,以试点推动改革破题,及时总结普遍性经验, 建立和展开推广机制,推动“盆景”变“风景”。
未来,全面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力?贾若祥提出以下观点和建议:一是找准示范区建设的着力点,助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着力点在于“补短板”。如果“短板”能够变成“潜力板”,那将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新的发力点。要以帮扶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粮则粮,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二是找准示范区建设的结合点,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陆海统筹、深化山海协作,加快形成“一湾引领、两翼提升、四极辐射、全域美丽”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战略引领,借好长三角一体化的“势”和“力”,从更大范围以更大力度推进浙江区域协调发展,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彰显浙江的优势,形成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同频共振、协同发力的良好局面。三是找准示范区建设的破题点,完善先富帮后富的新机制。要探索形成先富帮后富、建立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的长效机制,加大对特殊困难地区帮扶力度,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提升区域合作层次和水平,探索区域合作和利益共享、补偿新模式,确保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四是找准示范区建设的落脚点,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工作,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除此之外,在当前世界面临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持续扩大开放,深度参与国际大发展, 做实做强共同富裕的支撑也是必要之举。林学军认为,一是通过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此前,浙江以“一带一路”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把“一带一路”作为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抓手、产业发展的平台、创新驱动的助推器,带动新一轮高水平发展。在其他省份的发展中,也应及时把握“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尤其是要扩大边境地区的开放,深度促进边境地区的发展。其次,要利用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外的人才和投资,提升我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与水平, 掌握发展主动权。三是要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关系,通过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真正打通“双循环” 的各环节,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