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李强在新疆调研时强调:彰显特色优势 ...
看总书记关心的民生要事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共同富裕”要努力让14亿人“共同满意”

时间:2021-10-28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段时间,关于什么是共同富裕、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讨论比较多。其中也存在一些误读和曲解。

  “富裕”二字很容易理解,少有争议。而人们对“共同”二字的理解就五花八门了,有人认为是同时间、同步调、同标准,有人认为是每个人的收入水平、财富水平都差不多,也有人认为是平均化分配社会财富。显然,这是把“共同”二字简单化为一个字“同”了,是不准确的。共同富裕,是指人们在意愿上、程序上、法治上、结果上都做到相互兼顾、整体考虑,一起推进经济包容发展和社会公平分配。

  共同富裕这个命题,并不是首次提出,而是人类社会长期的追求。在不同历史时期,共同富裕的内涵也不同。站在当前历史坐标轴上,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共同富裕,是指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基础性制度更加协调,推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同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

  所谓社会发展规律主要是指,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当社会财富分配出现严重失衡时,即分配不能适应社会成员的现实需要时,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信任就会严重受损,合作共识减弱。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例证。近年来,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疫情不断蔓延的影响,不仅一些发展中国家社会矛盾凸显,一些传统的发达国家也在就业、社保等方面出现危机,族群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不平衡问题导致了更多社会纷争。这凸显了共同富裕制度建设的迫切性。

  所谓经济发展规律主要是指,必须适应市场发展方向,处理好各经济部类之间的平衡关系,保持投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主要环节的畅通循环。同时,要特别注重减少人类生活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努力实现更清洁、更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科技创新、经营管理创新、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分配制度的价值取向不能偏离这样的基本原则。因此,推进共同富裕,应当与激励创新、鼓励多劳多得、兼顾按劳分配和按各种要素投入分配相互统一起来。没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社会分配概念,兼具促进社会发展平衡和经济发展平衡的双重功能。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能漏掉相对弱者的基本福祉,要让分配更加公平,让普通劳动者获得的分配份额更多一点。必须强调的是,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合理调节高收入,都必须依法进行。

  “共同富裕”的制度建设应努力达到“共同满意”的效果。要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增进对共同富裕社会制度的共识,讲清楚共同富裕的原则、实现路径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绝不能无所作为。急了,可能会把好事办坏;不作为,对社会失衡问题听之任之,可能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

  完善三次分配制度,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加强法治保障,是稳步推进共同富裕进程的正确方向。要在一次分配环节,适度加大对普通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适度调减对资本的分配;在二次分配环节,要加大税后、社保、转移支付等环节的调节力度,同时要形成稳定预期,防止预期焦虑;加强三次分配制度建设,鼓励富有人群自愿捐赠,丰富捐赠渠道和方式,建立和完善荣誉授予、税收减免、包容激励政策的匹配度。

  从经济学和社会运行机制两方面来看,社会财富的积累不可能单靠富人群体的努力来实现,也不可能单靠普通劳动者的努力来实现,而一定是各个阶层的人们“合成作用”的结果。但从社会现实来看,每个人对生产要素的掌握和占有能力存在差异。一个公平的社会,应当对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给予更多关注,要增加这些社会成员的获得感。这有利于激励他们参与社会创造,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平衡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这深刻指明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也提供了务实的方法论。实现共同富裕,要努力推进全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向理性、向善、科学的方向调整,营造更加公平、可持续、良性的社会分配生态。在此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工作方式方法,坚持依法推进,也要警惕一些人在舆论上围绕共同富裕制造恐慌。

  (作者系证券日报社副总编辑)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