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扎实促进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把共同富裕作为我们百年大党接续奋斗的重大使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要实现共同富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全民要共富,乡村须振兴。
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共同富裕中“富裕”是基础,“共同”是关键。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推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有力措施,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丰硕成果。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5万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成为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并有多个城市的人均GDP达到了高收入国家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优势明显,从“富裕”角度看水平较高。从“共同”角度看,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基尼系数、城乡收入比和高低收入比仍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距对实现共同富裕形成重大挑战。2020年,我国城镇高收入户(前20%)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高收入户的2.5倍,城镇低收入户(后20%)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低收入户的3.3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6,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偏高水平,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总人口的36.11%,如果五亿多乡村人口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难以实现。可见,缩小城乡差距对未来实现共同富裕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能够促进农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增长,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增收渠道,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磅礴力量。因此,如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就成为新发展阶段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在乡村振兴中走出一条从创造财富到共享财富的共富之路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加快从农业经济增长“点”上打造新引擎,创造新财富;从城乡两条“线”上畅通城乡融合,造福全体农民;从基本制度“链”上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共享财富;从地理空间“网”上架构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共富网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走出一条“点上创富——线上造富——链上享富——网上共富”的共同富裕之路。
建设数字、智能、绿色新型农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创造新财富。乡村要振兴、农民要致富,打造新引擎、创造新财富是关键。根据世界农业发展趋势,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经济增长新引擎,抢占农业高科技领域未来发展的制高点,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途径。因此,未来要做大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蛋糕”,必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向农村新基建、农作物种植、生态餐饮、经典民宿、民俗文化影视等领域渗透;必须全面提升植物栽种管理、土壤及环境管理、农业科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水平;必须全面发展绿色育种、生态种植养殖、绿色智能仓储、智慧运输、智慧贸易等绿色农业,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乡村振兴,驱动农村创造新财富。
全面振兴“以城带乡”特色大宗农产品经济,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畅通城乡融合,造福全体农民。宜在上海、广州、福州、长沙、重庆等大城市新建辐射海内外的中药材、种子交易、茶叶、茶油、木材等特色大宗农产品国际交易平台。在郑州、大连、广州期货交易所上市种子、中药材、茶叶、大蒜、生姜等品种,建立大宗农产品交易价格指数发布机制,打造具有国内外广泛影响力的“中国农产品价格”,使中国成为全球重要农产品定价中心与配置中心,以国际市场供需引导农村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集聚发展,实现资本、人才、土地、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让农民分享大市场、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美丽乡村股份制经济与公共服务经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让全体农民共享财富。一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要素,乡村集体通过合股经营等形式变闲置土地资源为经营性资产,实行专业化公司运作模式,农民可通过土地“租赁收益+入股红利”及劳动工资收入等多个渠道增收;二是大力发展美丽乡村股份制经济,各省市统筹财政资金(国有股)、乡村集体财产(集体股)、农民个人资金(个人股)等,成立混合所有制企业,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的旅游全产业链,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三是创新公共服务经济,在农村逐步推动生育、教育、就业、健康、养老、住房、公共服务等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全面振兴乡村贸易,建立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我国与东盟等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由贸易协定的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知名度的农业贸易集团,扩大农机装备、农兽药、生态农业等领域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挖掘农业贸易增长点,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对接,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农民农村走向共同富裕。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