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主题为“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世界粮食安全”。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指出,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减少粮食损耗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快行动,切实减少世界粮食损耗。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粮食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此同时,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从收获到零售各环节全球粮食损失率达14%,零售、餐饮和消费环节浪费率达17%,年损失达4000亿美元,相当于12.6亿人口一年的口粮。“如果单纯增加产量而不解决浪费问题,无法解决人口饥饿问题。”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驻华代表马泰奥表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2020年,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增产空间有限,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粮食问题上不能侥幸、不能折腾,一旦出了大问题,多少年都会被动,到那时谁也救不了我们。节粮减损就是增产,保障粮食安全,必须一边增加粮食产量,一边促进节粮减损。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节粮减损,把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持续推进粮安工程,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建立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广粮食产后减损技术,不断提升科学储粮减损能力。“十三五”期间,每年粮食产后流通环节减少损失约1300万吨。国家大力倡导“光盘行动”,整顿“吃播喝播”,加大力度遏制“餐桌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氛围。今年4月公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更是以法律形式为全社会确立了餐饮消费、日常食物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这些重要举措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
粮食安全事关全人类生存,不单单是一个国家的事情,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努力促进节粮减损,共同维护全球粮食安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开放合作的理念、务实有力的举措,与各国一道扎实推进粮食减损。2020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上,中方提出倡议,建议适时召开国际粮食减损大会。今年9月,来自世界上48个国家、国际组织、企业、非政府组织共150名代表,齐聚中国济南,出席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围绕“减少粮食损失浪费 促进世界粮食安全”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取得了行动减损、机制减损、平台减损、生产减损等10项减损共识成果。会议发布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提出:二十国集团作为全球重要引领力量,将推动粮食减损工作,凝聚全球智慧,与世界各国携手维护国际粮食安全与营养,促进粮食系统转型,加速实现17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创造零饥饿、无贫困的美好世界。
粮食安全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零饥饿、零贫困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愿景要成为现实,需要不懈的努力。我们希望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