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时间:2021-09-01 人阅读 评论
来源:云南网

2.jpg

  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让整个阿佤山沸腾了!传唱已久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又一次在佤山上空回荡,久久不能平息……新中国成立之初,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佤族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直接过渡;2020年底,佤族和全国人民一道摆脱了绝对贫困,实现了“千年跨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

  众心同向是前提条件

  心往一处想是全面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要更加重视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人民群众是乡村发展成效的最终阅卷人,最有发言权。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不同地区、民族发展进度不同。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党中央和省委的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继续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全面推进振兴乡村!

  众力齐发是动力保障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求党委、政府继续承担主心骨的作用。过去的这些年,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真心实意帮扶、真金白银投入、真抓实干攻坚,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但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具有更多挑战性、复杂性、多变性,这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主导,也需要引入其他社会主体共同协调治理。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党和国家与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很像是“搭台”和“唱戏”,党和国家已经将舞台搭好,接下来就需要多元主体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将台上的戏唱好。唱好戏的关键就是将振兴主体的宏观目标与振兴客体的发展需求契合,实现振兴领域中的“善治”。

  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物质层面的振兴,还要实现精神层面的振兴,要坚持“富脑袋”和“富口袋”并重,逐步消解相对贫困人口对帮扶主体的“治理依赖”,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举措。人民群众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更是乡村振兴的创造者。党和国家尽力“推动”,多元主体全力“拉动”,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才能在“推拉”之间不断被创造出来。

  万法皆通是必要路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已经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十四五”目标,其中包含“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大方向建设规划。

  结合乡村振兴“十四五”目标及云南省实际情况,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依托民族文化、绿色生态、边疆区位等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路线,实现乡村多元化资源向资本的转化;二是依托传统的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等治理路径,结合现代化科学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发展成效;三是依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与各地区共同富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将认真学习践行“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回信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作者 陈明君 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