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党的文献中的小康社会

时间:2021-06-30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学习时报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为了把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梦想变为现实,党中央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立足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小康”和“小康社会”的战略命题,继而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持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小康”目标的提出

  在中国历史上,“小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普通老百姓的理想生活水平,是指一种介于温饱与富裕之间的生活状态。小康作为一种生活理想,已存在于老百姓的思想中长达两千多年,是普通百姓对理想生活追求的目标。另一层是知识分子的理想社会模式,是对普通老百姓小康理想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还是一种社会模式,小康都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是深远的。1948年九月会议上,刘少奇在谈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问题时提出,要使广大小生产者成为小康之家。这是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使用小康概念。

  基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汲取与反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基本国情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具体实际出发,对党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涵和标准作了校正。1979年3月,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会长马尔科姆·麦克唐纳时提出:“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他解释说:“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随后,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

  回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是崭新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的探索,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曲折。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对现代化的认知有很大的偏差,以致赶超发达国家的急躁冒进倾向在党内长期存在,结果不仅没有实现赶超战略,而且反过来影响了正常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塑造“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无疑是对过去设想的要在20世纪末“走在世界前列”、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所作的重大调整和修改,代表着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

  此后,邓小平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内涵作了进一步揭示和阐发。在1979年3月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提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由于底子太薄,现在中国仍然是世界上很贫穷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科学技术力量很不足,科学技术水平从总体上看要比世界先进国家落后二三十年”,“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因此他认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着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

  同年7月,邓小平在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的谈话中,给出了我们党在20世纪末要实现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标准:“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在这里,他不仅第一次参照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标准,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1000美元的标准,还用“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这样的家常话来描述现代化发展目标,使“现代化”这样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让普通人民群众也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两个多月后的10月4日,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把“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中的“人均收入”,进一步修正为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衡量标准。他说:“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就是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细,很具体,很有效。”

  不难看出,在1979年这个全党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之后的第一个年度里,邓小平和党中央对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新的、清晰的认识。为了便于全党和全国人民更直观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的现代化”不同以往之处,从而从观念上祛除急躁冒进的倾向,选择一个新的目标口号就很有必要了。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大平正芳一连向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他本人十分关注、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于大平正芳提出的问题,邓小平事先没有料到,但这也正是这段时期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他“想了一下”,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这是邓小平首次使用“小康”的概念来定义中国式的现代化。后来,邓小平多次谈到他在大平正芳的“启发下”提出小康目标的来龙去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回答当然不准确,但也不是随意说的”。

  这次谈话内容没有在国内媒体上公布,因而“小康”这个概念公开面世延后到了1980年,邓小平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考察,对地方领导人多次讲了“小康”“小康水平”。自此,“小康”始为大众所认知。

  此后,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1980年10月,邓小平在经过一系列深入调研之后,感到人均1000美元的目标也是难以达到的,决定再次调低小康的标准。他说:“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因而到20世纪末,我们要“争取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最低达到八百美元”。据此,他精心规划和设计了“20年翻两番”和“三步走”的发展步骤。

  在此基础上,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确定“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这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构想写入大会报告,确认“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90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进一步定义:“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同时还明确要求:“到二○○○年,目前已经实现小康的少数地区,将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多数地区,将普遍实现小康;现在尚未摆脱贫困的少数地区,将在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前进。”“全民奔小康”,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小康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1995年,我国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199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总量”和“人均”都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由此实现了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就此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这是党在正式文献中首次使用“小康社会”概念。它表明,“小康”已不只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水准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代名词,而是上升到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努力实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代名词,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

  然而,我们此时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此时达到的小康水平、建设已初具形态的小康社会,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党的十五大针对新世纪的小康社会建设,提出了“新三步走”的目标。其中第一步即21世纪头10年的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更加宽裕”的“小康生活”具体体现在: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特别要改善居住、卫生、交通和通信条件,扩大服务性消费;逐步增加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实行保障城镇困难居民基本生活的政策。因应这样的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是: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目标由此从总体小康转向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据此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等全面建设、全面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紧紧抓住新世纪的战略机遇期,开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同样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发展目标的全面性,而且要求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将经济发展指标落实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意味着十七大提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此外,十七大报告还直接和间接地使用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表述:“我们已经朝着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这就为党此后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作了理论准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不失时机地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和确立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并且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规划了我国到2020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进一步明晰和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步骤和奋斗阶段。

  从“建设”到“建成”,前者是过程,后者是结果,虽只有一字之变,但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新飞跃。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这些新要求,使小康社会目标更明确、标准也更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作为新目标提了出来,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直接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也便于检验。它表明党更加注重人民生活指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意义,这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进一步体现。

  相比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更具明确政策导向。如果说建设是进行时,是把小康社会当作一项宏大事业来做的话,建成则是完成时,着重从完成目标角度来要求、来推进。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居于引领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着力加强美丽中国建设,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扎实推进。

  自2016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阶段的“十三五”时期。为此,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等。这进一步表明,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社会,是一个更加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

  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十九大着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奋斗目标作了谋划,要求全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就向全党全国人民表明,在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绝对贫困问题的终点,而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从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神圣使命和奋斗路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今世界的历史担当和人民情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姿,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而更加巍然挺拔。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

 

  (来源:学习时报)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