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发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 ...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强化“三新”引领 聚焦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1-03-09 人阅读 评论
来源:经济日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关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

  “今年的计划报告突出了政策导向和年度导向,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计划报告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10个方面需要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既与“十四五”规划目标紧密衔接,又体现了年度特点,有助于形成良好预期。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综合来看,2020年经济实现正增长,就业物价预期目标较好完成,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创新驱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领域指标继续改善,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对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计划报告如是评价。

  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2020年,我国围绕培育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制定和实施相应急需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其中,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

  “去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应急托底、稳住经济基本盘方面,成效是非常显著的,它们与去年我国经济实现‘V’形反转、‘六稳’‘六保’任务基本完成,相互呼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面对历史罕见的疫情冲击,我国宏观政策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在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张立群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根本原因还在于我国经济长期发展所积累的厚实基础及充沛的发展动能,特别是经过5年奋斗,我国“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重大转型,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今年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了101万亿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这为实现今年目标任务和“十四五”规划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打下了更厚实的基础。

  围绕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取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为实现重要预期目标,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计划报告也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

  “去年的宏观政策主要围绕市场主体的急需来制定和实施,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指向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延续和优化去年的政策逻辑和着力点,保持必要支持力度,不会急转弯,目标就是继续为市场主体纾困。”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据悉,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在提质增效和更可持续上发力,赤字率较去年有所下调,财政支出总规模将比去年有所增加,重点仍是加大对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的核心在于提质增效,围绕促进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发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保持住经济发展向好势头,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就会越来越好。未来,财政政策要在扩大内需、化解增长乏力等问题上发挥更大作用。”张立群说。

  今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强调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

  “货币政策之所以强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因为实体经济改善有助于提高资金周转效率,整个债务关系就会得到改善,继而有效降低风险。”张立群建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合力,特别是在围绕扩大内需上形成合力,助力经济稳中有进。

  张立群表示,全面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是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完善调控手段和方式,把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通过充分就业和产能的充分利用,在高水平供需动态平衡中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大循环。

  创新驱动与深化改革协同推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了创新发展的战略导向,全面体现了通过创新驱动实现我国产业竞争力长期稳定提升的发展目标。计划报告也提出,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不安全不稳定、现代化水平不够高的一个核心短板,就是产业基础能力弱,存在不少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环节。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等具体内容,而是强调以创新引领、品质提升和产业基础再造为主,体现了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线。

  “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加重视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许召元举例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具体任务,特别是“提高制造业贷款比重”是近年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体现了中央推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

  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今年将继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紧盯解决突出问题,提高改革的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使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中央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体现了近年来改革推进方式的转变,即从问题导向转向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谌利民表示,今年的改革工作,要在遵循总体改革目标的前提下,更多地针对现实问题作出部署,强调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相关工作开展。

  谌利民表示,今年的改革工作还要与“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九大工作任务紧密衔接,突出新发展阶段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目标导向,为加快形成高效规范、公平竞争的国内统一市场和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夯实基础。

  实现今年目标任务有信心有底气

  “计划报告牢牢把握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一基本特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提出了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张立群表示,尽管影响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变数还有不少,但支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条件和积极因素在增多。今年设定经济增速6%以上的目标,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在进一步增强。

  事实上,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也有其必要的一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未来5年及到203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表示,要实现上述目标,未来15年间我国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需翻一番,这意味着中国年均GDP增速需要达到4.73%,“这是一个含有定量指标的目标,而实现长远目标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中国经济发展有必要保持一个质量更好、效率更高的速度”。

  完成全年预期发展目标,也是有支撑的。从第一产业看,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如果不发生特别重大的自然灾害,今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是可以实现的;从第二产业看,经过多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兴产业方兴未艾,传统制造业加快转型,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优势日益凸显;第三产业相对较困难,特别是住宿、客运、旅游等领域的问题更为集中,但随着生产生活恢复至常态,这些行业发展有望实现恢复性增长。

  “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可能达到8%甚至更高,但考虑到经济恢复常态运行的实际,把目标设定在6%以上并不算很高,这将为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改革发展留出空间,也有助于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做细做实。”张立群说。

  “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韧劲、后劲都很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何立峰说。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6号隆宝宸商务大厦2层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