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guoxiaokang
登录 | 免费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滚动播报: 中国政府网    新华网    人民网
高端在线  
习近平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会 ...
李强: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 ...
从“小家”到“大国” 习近平引领家庭 ...
丁薛祥: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李强:高质量做好支持"两重"建设各项 ...
刘国中到农业农村部调度部署“三夏” ...
调研报告  
全国政协“改进校园餐食管理”调
全国政协监督性调研组来湘调研精准扶 ...
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到洛宁 ...
全国政协就脱贫攻坚工作在山西省调研 ...
全国政协“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 ...
民革中央重点调研聚焦“一带一路”西 ...
杨培森在江西赣州调研行业对口帮扶工 ...
聚焦三农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绵阳市狠抓“四个调” 推进农业供给侧 ...
立足"三农"服务城乡百姓 ...
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
精准扶贫 深耕“三农” ...
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助力农业现代化 ...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守住三条底线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全面小康 > 小康故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高质量标准

时间:2021-02-18 人阅读 评论
来源:《小康》杂志社

3.jpg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三五”期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实现全面小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里程碑。我们知道,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久经磨难,广大人民群众备受压迫、奴役,连温饱都难以维持。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经过长期奋斗,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集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和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才能建成高质量的小康社会,才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更为牢靠的基础。”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有关情况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说明时进一步指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因此,在“十四五”期间甚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时期,我们还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巩固和加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把小康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和成熟。

  建设风清气正的清廉社会

  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社会自古以来就是民心所向。我们党始终对于腐败问题保持清醒认识,旗帜鲜明地推进反腐败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强调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探索出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这条道路、这套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发展。”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进一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仅不能放松,而且还要不断强化,要为巩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质量成果提供坚强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加大力度惩治腐败、纠治不正之风,以正风肃纪反腐凝聚党心军心民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社会安定和谐、公平正义,从而建设一个风清气正的清廉社会。

  建设充满活力的创新社会

  建设一个创新驱动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我们党很早就认识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举行的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我国将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把创新摆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着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当前,在逆全球化趋势加剧,个别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情况下,必须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攻克“卡脖子”难题作为创新驱动的“牛鼻子”。因此,要坚决破除科技、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制度障碍,健全公平竞争制度,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以创新为根本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从而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社会。

  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社会

  建设一个文化繁荣兴盛的社会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有力促进。我们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高度重视文化的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这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文化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因此,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幅度提升国家软实力,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掷地有声地发出中国声音。这就要求我们注重在全社会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做好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认同和普遍接受。与此同时,还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国民的文化自觉、坚定国民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促进和规范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一个繁荣兴盛的文化社会。

  建设全面绿色发展的生态社会

  建设一个全面绿色发展的社会是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工作,在地方工作的时候一直是把生态环保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系统部署和安排,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成就。但是,我们还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谆谆指导。因此,全面建设高质量的小康社会必须自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行动指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原则,加强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等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生态安全、污染防治、环保督察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增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发展绿色科技、绿色金融,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一个全面绿色发展的生态社会。

  登录 / 免费注册 共有条评论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最新评论
 
  •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 2012-2025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 邮箱:xiaokangyanjiuhui@163.com
备案号:京ICP备12030029号-4
  •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