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这些年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4亿中国人一个不能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只有14亿人民携手共进,才算是真正实现这一宏伟目标。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为了完成这一惠及全民的伟大创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拧成一股绳,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力冲刺。
湖南汝城县:
农村创业机遇不少
记者在湖南郴州汝城县大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见到宋柳兵时,眼前这个面容黝黑、双手粗糙,把裤腿塞进泥泞雨靴里的汉子,很难让人将他同企业主管联系起来。
2015年,在上海一家电动车企业做生产主管的宋柳兵,卖掉了上海的房子,带着老婆孩子回到湖南家乡。宋柳兵告诉记者,看到苏沪浙农村发展迅速,但自己家乡父老依旧生活困难,他很想为家乡振兴做点事。
回乡后,宋柳兵开始摸索经济作物种植。两三年后,他发现家乡种的辣椒非常好,于是加大投入,大面积种植。回忆起那段时光,宋柳兵说,尽管目标明确,但做起来还是挺难的。好不容易种出来了,但产量上不去,收入也一直上不来。直到2018年,大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建立了“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产业化生产模式,分给家庭承包管理。宋柳兵果断承包了21个大棚,种植辣椒等作物。
今年5月份以来,宋柳兵家的辣椒单日产量都在1500公斤以上,每天都要请十几个人来帮忙采摘。他算了一笔账,今年自家种植辣椒毛收入应该在30万元以上。
汝城县副县长何青松介绍,近年来汝城加强对辣椒产业的引导,由龙头企业统一供应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植标准,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五统一”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安心种植。如今,宋柳兵所在的园区,每天就需要2000余名劳动力,每月人均务工收入达2100元。整个汝城县贫困群众通过种植辣椒实现了脱贫致富。
“现在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作为回乡创业的一员,宋柳兵深有感触,现在创业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可以多回家乡看看,没准就能发现适合自己的机会。
宁夏泾源县:
专心养牛告别贫困
夏日的六盘山,清爽适宜,地处山腰平缓处的宁夏泾源县更是绿色葱茏美不胜收。走进香水镇园子村,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一位50多岁的村民,他名叫伍六十。
“伍是大写的伍,六十就是数字六和十。”据泾源县农牧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这个名字含有吉祥的意思,但伍六十却一直过着穷日子。他家有4亩地,除了种杂粮,还要养牛、养羊、养鸡、外出打工,但无论怎样努力,兄弟几人年收入加起来也只有2万多元。2012年,伍六十养鸡失败,家里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到了2015年,经村里核准,伍六十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伍六十不愿向困难低头。2016年,他听说泾源县进口了很多安格斯牛,生长繁育期短、出肉率高,市场价格好,比他养了几十年的秦川牛好多了。“俺要养牛,一定要养安格斯牛。”伍六十咬牙贷款1万元,加上养牛补助款,总共养了5头安格斯牛。没想到2017年5头安格斯牛下了5个小牛犊,他家一下子有了10头牛。更没想到的是,政府加大了补贴力度,每头牛又给了3000元饲料补贴,5头牛拿到1.5万元补助,卖掉5头牛犊,净赚7500元。
政府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好,伍六十养牛的胆子也越来越大。2018年,伍六十家养了18头安格斯牛,年底卖出5头,净赚6万元,在建档立卡贫困户里率先实现脱贫。
得了实惠,伍六十养牛上了“瘾”。2019年他家安格斯牛增加到34头,年终收益近20万元;今年增至49头,年底预计收入33万元。“不超过两年,我家的安格斯牛就能达到80头,年收入能到100万元。”伍六十很有底气,他拉着记者参观他家的牛棚,不仅有钢结构的牛棚,还置办了7万元的青贮收割机、6万元的四轮拖拉机,以及两辆三轮车,养牛的相关设备配备齐全。
短短三四年间,从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年收入几十万元的养牛大户,伍六十的案例并非个案。当前,泾源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依靠政府政策和勤劳的双手,走上了养牛致富路。
江苏湖熟镇:
农业园区变成致富基地
盛夏,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一个个被纸袋包裹着的大桃子,沉甸甸挂满枝头。走进江苏南京江宁区湖熟镇现代农业产业园长干家庭农场,空气中都弥漫着香甜的味道。“这里是红山土,经土壤测试,适合种植桃子。”2017年,以种田为业的张大春从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流转了上百亩土地,开始经营家庭农场。在这片占地80亩的桃子“王国”里,张大春种下了涵盖早、中、晚熟3个系列8个品种桃树。
去年桃园正式对外开放,没想到一营业就迎来了不少客人。今年游客更多,有时一天能有上百人。算一算账,张大春很满意,今年上半年,他的农场营业收入接近50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张大春,为了丰富采摘种类,今年又在农场里试种了些西瓜、无花果。随着园区的名气越来越大,客人越来越多。未来,张大春还打算开个农家乐。
乘着乡村振兴东风,富起来的不只是张大春,还有魏道常。1996年,在外打工屡屡受挫的魏道常承包了30多亩土地,开始从事水稻种植,此后又陆续从园区流转了1000多亩土地扩大种植规模。把种田当成事业,规模化经营粮食生产,魏道常很快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农场。如今,魏道常不仅注册了自己的大米商标,还在街道组织的培训指导下入驻电商平台。“湖熟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近年来园区建成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中心、稻米晒场等功能区域,辐射区培育重点龙头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108家、家庭农场28家,有效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湖熟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关工作人员表示。
河南桐柏路街道:
家门口养老“零距离”照料
近日,记者走进郑州市中原区桐柏路街道西站东社区养老中心。中心内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老人们正在活动室里玩象棋、打扑克,志愿者端茶倒水忙里忙外,嘘寒问暖。
在康复理疗室,两位老人正在做理疗,随着设备运转松弛筋骨。“这两台设备特别受欢迎,谁先来谁先用。”西站东社区养老中心负责人马邦博介绍,养老中心的公用设施免费使用,空调开放,就连到附近学校接孩子的老人也来这里歇脚。
“养老中心有餐厅,家里不想做饭了就在这里吃。”家住西站路82号院的吴梅花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门口能养老真方便。“早餐5元,晚餐6元,午餐含面食套餐8元,米饭套餐10元,凡中原区户籍70岁以上老人每天就餐首餐减3元。”马邦博告诉记者,这里的午餐都是四菜一汤,特色是软、烂、淡,营养搭配均衡,老人好吸收。
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在西站路82号院绝不是一句空话。西站东社区养老中心有650平方米,设置床位18张,可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保健、文化娱乐、心理疏导等专业养老服务。养老中心依托老人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给人一种“没有离开家”的感觉。
记者在养老中心的日间照料室看到,这里宽敞整洁,布置得很温馨,配备的专业护理床,颜色也区别于医院,让老人有家的感觉。据介绍,老人们可以根据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选择不同服务套餐,获得由瑞阳养老护理团队提供的起居照料、专业护理、康复医疗等专业护理服务。许多居民表示,以前白天外出总是放心不下家里老人,有了这个养老中心就放心多了。
“白天没事的时候还能来这里练练字,和邻居聊聊天。”72岁的陈小轩退休前是黄河河务局职工,他非常喜欢这个建在家门口的养老中心,来这里和左邻右舍的老邻居们唠唠嗑,邻里感情也愈加深厚。
“小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志愿者成为社区养老的中坚力量。记者了解到,西站东社区养老中心合作单位瑞阳养老集团提供9名员工,更多的要依靠发挥志愿者力量为老人提供居家照料服务。目前,源源不断的志愿者加盟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新鲜血液,也成为文明中原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黑龙江抓吉赫哲族村:
民族文化孕育特色产业
抓吉赫哲族村紧邻中俄界江乌苏里江,是黑龙江抚远市乌苏镇政府驻地。如今的抓吉赫哲族村已经成为旅游胜地。然而,1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个封闭落后的小村庄,坐拥丰富的渔业和旅游资源,村民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进抓吉赫哲族村,只见宽敞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崭新的楼房掩映在花木丛中,伴着细雨,村里传来阵阵歌声。
循着歌声来到村活动中心,只见十几位穿着民族服饰的村民正围坐在桌边,一边唱歌,一边制作鱼皮画。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人过去主要依靠捕鱼为生,食用鱼肉,穿用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时至今日,穿鱼皮服装已经成为历史,但赫哲族的鱼皮制品已成为他们的特色工艺品,尤其是鱼皮画,材质简单却色彩丰富,展示了赫哲族人的审美追求,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村民邵文芝正在制作鱼皮画,用鱼皮剪成的小猴子非常精美。说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她不禁喜上眉梢。“我家原本住在狭窄的砖房里,冬天取暖要靠烧炭。2017年,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环境、卫生条件好了,水电、供热也不愁,心里真是很高兴。”邵文芝和丈夫还承包了100多亩耕地,并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年收入达9万元左右。
乌苏镇党委书记李东生告诉记者,近年来抚远市抓住“兴边富民行动”的政策机遇,争上项目,促进赫哲族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乌苏镇充分借助这一重大机遇,积极对接,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建成建筑面积6240平方米的赫哲民族风情村,引导赫哲人民转产上岸,利用乌苏镇的地缘、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果蔬产业,还建起了民宿和旅游度假设施。
物质上实现了小康,精神上也要实现小康。在乌苏镇文化站工作的赫哲族姑娘尚美含告诉记者,除了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曲艺说书形式“伊玛堪”,另一种能有效传承文化的方式就是赫哲民族舞。作为赫哲族人,一定要保护传统文化,让赫哲族的文明代代相传。
最新评论
|